6.2.1 当之无愧的“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
托马斯·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发明家、企业家,通用电气公司创立者。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从事发明专利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他一生的发明共有2000多项,拥有专利1000多项,其中,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和他改进的电灯影响极大。
儿时的爱迪生因为一家生活困苦,1855年才开始上学。因为爱迪生有刨根问底的天性,在上课时经常问老师一些另类的问题(如:风是怎么产生的;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而不是四),仅仅三个月,他就被老师以“低能儿”的名义撵出学校。爱迪生的母亲南希当时是一家女子学校的教师,她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低能儿”,于是在家教授爱迪生。南希经常让爱迪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有一次讲到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时,南希让爱迪生到自己家旁边的高塔上尝试。爱迪生拿了两个大小和质量不同的球从高塔上同时抛下,结果两球同时落地。爱迪生觉得很神奇,并兴奋地告诉母亲实验结果,这次实验也铭刻在爱迪生脑海里。由于母亲良好的教育方法,爱迪生认识到动手实践的重要性。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常常执着地用无数次试验来证实自己的想法。
1857年,爱迪生开始对化学产生兴趣,他经常在自己家中的地窖里遵照教科书做实验,事故频发。1859年,为了获得足够的钱购买化学药品和实验设备,爱迪生开始找工作赚钱。经过一番努力,他找到了一份在火车上卖报的工作,每天辗转于休伦港和底特律之间。他一边卖报还一边捎带着卖水果和蔬菜,但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去图书馆看书。1861年,爱迪生用卖报挣来的钱买了一架旧印刷机,开始出版自己主编的周刊《先驱报》,创刊号是在列车上印刷的。他既是社长、记者、发行人,同时也是印刷工人和报童。1862年,爱迪生学会了电报技术并发出了他的第一份电报。1868年年底,爱迪生以报务员的身份来到了波士顿,同年他获得了第一项发明“投票计数器”的专利权。1878年,爱迪生开始研究电灯,他为此试用了接近1600种材料。经过无数次试验,爱迪生终于成功制成了以碳化纤维作为灯丝的白炽灯泡,称之为“碳丝白炽灯”,随后大量投产,并成立公司建设发电站和输电网等相应基础设施,很快使电灯在美国被普遍使用。其间,他不断改进技术,最终确定以钨丝作为灯丝,称之为“钨丝灯”,并定型使用至今,爱迪生也由此成为公认的电灯发明者。1883年,在一次电灯试验中,爱迪生在灯泡内另行封入了一根铜线,他认为这样可以阻止碳丝蒸发,延长灯泡寿命。经过反复试验,碳丝虽然蒸发如故,但他却从这次失败中发现碳丝加热后,铜线上竟有微弱的电流通过,后来这种现象被称为“爱迪生效应”。
这种从小培养起来的实践创新能力改变了他的一生,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这样评价爱迪生:“他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也是人类的恩人。”爱迪生在84年的生命中,一直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做发明,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有重大发明和贡献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创作和真知灼见,他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爱迪生的文化程度不高,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和亲自试验探求真知的习惯,还因为他具备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