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 打造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传承培育无缝对接

8.3.3 打造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传承培育无缝对接

现代学徒制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方式,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对专业知识、实践操作技能以及职业精神的全面培养,实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的运用改变了高职院校传统的授课方式,打破了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场所和教学情境搬到现实当中,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切身体会所学专业的魅力和师傅身上的敬业精神。

高职院校力图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对人才全方面培养的力度。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实现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对目标达成一致,为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而形成的紧密合作。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融合,双方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采用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企业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制定学生实习规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培养他们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鼓励富有创造力、创新力的学生;并对完成实习的学生进行学业考核,在考核的过程中要明确注重对工匠精神的考核。在校企合作模式当中,只有当学校和企业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才能创造双赢,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高职学生、优秀的劳动者、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2011年,我国现代学徒制被高职院校列入人才培养模式之中。现代学徒制是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够熟练运用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在政府的指导下合作,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采用“师徒制”的形式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学徒制作为最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被广泛推广。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应当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实施深层次的产教融合工程,让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更多地参与到职业教育当中,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真切体验职业文化,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