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 五个人的小作坊——小林研业
有一次,五个日本老爷爷接了乔布斯一个大单。乔布斯,大家都不陌生,他生前有许多身份:苹果CEO、艺术家、迪士尼皮克斯最大股东、苹果精神领袖。他身上的故事可以用传奇形容。他独特的眼光无数次给科技界带来推动和进步。乔布斯在关注产品创意的同时也不忘对产品做工的追求,iPod后盖就是手工研磨出来的。这家为苹果研磨iPod后盖的企业就是位于日本燕市的“小林研业”。这家“小林研业”的厂房其貌不扬,甚至只能算小作坊,却正是在这里,5名研磨技师花费了大约4年时间,为广受全球顾客欢迎的超过100万台iPod进行了背板的镜面加工。
小林研业的创始人小林先生出生在农村家庭,他初中毕业后就为了帮助家里而开始工作。当时燕市流行生产炒菜锅、饭锅、碗、瓶子等器皿。研磨是一项不需要投入太多资金就能创业并且可以赚到钱的工作。于是他在得到50万日元贷款并征得一家当地龙头器皿厂的社长同意后,在自家庭院建立了工厂开始创业。他刻苦研究技术,可以将所有金属表面在冲压加工时造成的划痕磨平,让金属表面更加光滑,使用的工具“抛光轮”从纹理相对粗糙的、切割能力强的到如绢丝般柔软的,型号超过了100种。如果在粗研磨时使用更加柔软的抛光轮的话,可以更加轻松地磨平产品上纹理较细的划痕,完成的效果也会更好。为此,小林在工作后的每晚,都在昏暗的工厂里反复研究粗糙型、中间型加工效率最高的抛光轮与研磨剂。
研磨工作与专利没有多大关系,更多依靠的是自己的感觉,通过目测确定产品研磨是否达到理想的水准。终于,靠着意志力以及对工业基础的刁钻研习,小林受到了苹果公司的青睐。据说,乔布斯看过小林研磨产品后大为惊讶,被他的技艺征服,于是委托小林研业为iPod背板进行镜面加工。小林非常自信地接受了这份工作。众所周知,轻量化的产品材质非常轻薄,iPod背板是用0.5毫米的不锈钢板冲压制成的,边角的厚度仅为0.3毫米。小林在选择研磨工具时选择了自主开发的TB抛光布轮,把TB抛光布轮安装在研磨机上,将不锈钢研磨至0.02毫米,加工成镜面,其间要注意研磨时不能出现歪斜,不能破坏产品的形状。小林很清楚苹果公司所要求的800号级别有多么严格,因为高温下金属会发生细微的扭曲,工匠们在制作时还必须留出时间间隔,同时还要设法在直接接触产品的TB抛光布轮的形状方面做研究,一边散热一边进行研磨工作。
小林研业在获得订单后一周内就交付了所有货物,而且产品的研磨质量好到几乎不需要退货。之后,客户要求的级别越来越高,最终iPod背板的镜面要求与真正的镜子一样达到顶级水准了。iPod问世时,背板如镜面般的光泽震惊了世界,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一工程仅仅由5名技师完成。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安倍晋三曾夸奖小林研业:“日本今天之所以能够以工业立国,都是因为有你们成为支撑新产品开发的助力,为其不断地付出努力。”将iPod后盖的光泽度磨到了接近物理的极限,这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完美匠人精神的代表。
小故事大道理
华为学习日本工匠精神
2015年,华为总裁任正非曾签发总裁办邮件:学习日本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提倡华为员工学习日本的“匠人意识”:一是工人认真,手艺精湛,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二是企业不断精益求精。
华为学习日本工匠精神说明什么?说明日本工匠精神值得中国企业和员工学习。日本超过90%的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而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工作人员不满10人的小规模企业。但是,其中有很多却拥有支撑日本制造业的技术实力。不少中小企业曾参与了日本航天工程的一些零部件的建设,而该工程的不少零部件甚至只能委托具备高超专项技艺的中小企业生产。这种小规模企业是日本经济的原动力,而支撑日本尖端技术的是这些劳动者的技能。经过长年锻炼,有的研磨工匠仅凭手感就能将测量仪器部件手工打磨掉5微米。这显示出人类的手指才是最高度的精密加工仪器。在日本,许多行业都存在一批对自己的工作有着近乎神经质般执着追求的匠人。他们对自己的出品几近苛刻,对自己的手艺充满骄傲甚至自负,对自己的工作从无厌倦并永远追求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