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尚精细,坚持执着坚守
从职业状态维度来看,工匠精神的养成需要崇尚精益求精,需要执着、坚守和臻于完美的工作态度。
其一,崇尚精益求精,不懈追求完美与极致。崇尚精益求精,意味着精细精心、精准精确、一丝不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诗经·卫风·淇奥》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表彰工匠在对骨器、象牙、玉石进行切料、糙锉、细刻、磨光时所表现出来的精心制作、一丝不苟的精神。精细的分工协作,在客观上能促进专业分工的发展和技能水平的提升。例如,圭是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手拿的一种玉器,据《考工记》记载,圭的分类多达26种左右,可见古代传统工艺达到了一个十分精细的程度。工匠精神追求“精确”,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是例证。人们常说“术到极致,几近于道”,说的就是对工作、对手艺完美的不懈追求,“干将莫邪十年磨一剑”“庖丁解牛”就是例证。中国高铁能建设于各类地形,能适应各种气候环境,CIT500型列车时速高达605公里,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世界领先的质变,正是中国铁路人开拓进取,在线路建设、车辆制造、行驶运营、检修养护、技术创新等各个环节崇尚精益求精的结果。
其二,“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坚守,才能有“灯火阑珊处”的愉悦。执着坚守,意味着要有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的坚强毅力。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兵马俑,现已挖掘出陶俑、陶马约6000件,不知道需要多少工匠耗费多少时间才能完成。秦始皇陵修筑的时间长达39年,许多工匠穷毕生之力也不能看到竣工之日。古有“精卫填海”的故事,《三字经》讲“玉不琢,不成器”,荀子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可见,持之以恒、用心执着是百工成事的要旨。所以,古之圣哲,常常以工匠的执着坚守精神来激励学子,如孔子曾以工匠堆叠土山为例,说明执着的重要性。因为执着和坚守,工匠能让平凡的工作变得“不平凡”。“航空”手艺人胡双钱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从没出现过一个次品,35年无悔的坚守,终成“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