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 “一技在身”,学生重视加强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

8.3.4 “一技在身”,学生重视加强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

广大学生要在思想上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要从思想上接纳它,主动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核心素质,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于国家、社会、企业和自身的重要意义。同时,学生要从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容不得一丝马虎。学生在正式踏入社会就职之前,就应具有专业化的理论知识、专业化的技能和专注的工作态度。因此,学生应在大学的专业课程学习中认真听取教师的理论知识讲解,在实训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指导,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追求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技术技能型优秀人才。

学生要重视加强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作为一个未来必须要步入社会、要拥有自身职业的准劳动者,在学好了知识与技能之后就有了成为“工匠”的扎实基础。与此同时,学生还要逐渐培养起工匠精神的职业观。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一是要保持从容淡泊的工作心境。从容淡泊,方得始终;急功近利,终无大成。二是树立脚踏实地、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从事技术技能的劳动者要耐得住寂寞,保持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地对每一件产品精心打磨,还要在工厂、车间和零件、公式打交道的同时积极追求创新。三是对事业要有恒心。据有关调查,仅有11.8%的学生毕业后坚持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在实际的求职过程中,因为不自信或者专业技能不过关而导致放弃所学专业、从事其他专业的工作的学生依然有很多。树立工匠精神,对于每一个劳动者或即将成为劳动者的学生来说,有利于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保持一颗专业敬业的心,在自己的岗位上保持初心,坚持不懈地完善自己的技能水平,最终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小故事大道理

师父,请受徒儿一拜

——湖南现代物流职院举行现代学徒制拜师仪式

“师父,请喝茶,并受徒儿一拜。”年轻人手捧茶杯,躬身拜向师父。师父接过茶,接受敬礼后,没有训话,而是郑重地递给面前这个年轻人一本《员工手册》。2017年11月30日,这传统而又别开生面的一幕出现在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的现代学徒制2017级“安吉智行物流班”拜师仪式上,一时间成为校园内奔走相告的新鲜事。

拜师仪式上,学校领导和企业领导分别为企业师父和学校专业指导老师颁发聘书。学生(徒)按照我国传统拜师礼仪向企业师父和专业指导老师献花、敬茶并行鞠躬礼,师父赠予学徒代表《员工手册》,师徒结拜礼成。

中华民族有“尊师重道”的久远传统。据史料记载,从周朝开始,中华民族就已有设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礼节,并逐渐产生出“六礼束脩”的拜师风俗。从唐代开始,拜师礼被纳入国家典制之中,即便天子拜师也要行拜师礼。拜师礼一般包含三个步骤:第一,拜祖师(即拜行业保护神);第二,拜师父、师母;第三,师父训话(主要是宣布门规等)。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开辟的学生拜师礼,从程序上讲与现今其他学校的学生拜师礼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的拜师礼是与现代学徒制相结合的,既展现了在现代学徒制条件下高职院校师生之间从“师生”到“师徒”的关系转变以及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同时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学徒制完美结合起来。它既是现代学徒制在中国本土化的有益尝试,也能向人们展示出中国古已有之的师徒文化传统。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之一。2012年,湖南现代物流职院与安吉智行物流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开展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和订单式培养,取得了很好成效,为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奠定了良好基础。该校拟通过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构建校企联合招生、定向培养、校企共建、多方评价的双主体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创新“校企培养双交替,岗位、技能双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该校正积极探索学工穿插式教学运行设计,将教学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徒在学校集中完成课程学习以及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植入部分企业课程;第二阶段,学徒集中到企业学习,由企业师父指导,在企业的各个典型岗位轮岗学习,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并穿插必要的理论课程;第三阶段,学徒回到学院集中进行专业理论提升和专项核心技能的深化学习;第四阶段,学徒回到企业顶岗实习,进入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工作岗位。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无缝对接,有效提高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现代学徒制2017级“安吉智行物流班”开班仪式暨拜师仪式的举行,标志着该校校企共建的“现代学徒制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环节。

思考与感悟

通过对这一章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加强自身素质,成为当代鲁班有怎样的思考呢?如何才能成为当代的鲁班,真正做到一技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