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 缔造伟大传奇的迪恩·卡门
有着“美国工匠第一人”之称的迪恩·卡门于1951年出生在纽约洛克维尔中心,是当代美国当之无愧的最牛发明家,他的个人专利超过400个,而且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被誉为“天生的工匠”
迪恩生来就是一位工匠,从小就展现出一些知名工匠共有的特征。与其他同龄人喜欢运动和音乐相比,迪恩更喜欢电子设备,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摆弄各种小玩意儿,5岁的时候就开始搞发明。发明于他来说,更像是一种本能和爱好。例如,通过发明来实现帮助病人摆脱或减轻病痛折磨的愿望,激发了他在医疗领域的多项发明。一天,弟弟向迪恩求助:“婴儿服用的药物剂量都非常小,但有些药物毒性很强,容易过量致命。你有什么办法吗?”迪恩为此发明了控制微量药物释放的微处理器。这一精密的医疗设备可以定时定量释放药剂,已被广泛用于医疗行业。
青少年时期的他非常擅长数学,但是因为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而其他有些课程成绩不佳。他也喜欢阅读那些感兴趣的书,如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伽利略的相关书籍。16岁时,迪恩在叔叔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暑期兼职工作,是在迄今为止被认为技术最先进的天文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海登天文馆上班。当时,迪恩对天文馆老式烦琐的照明系统大为吃惊,根据以前制造灯箱的经验,他知道可以利用一些方法改造一下,从而省去很多手动操作。有一次,迪恩趁机闯入博物馆馆长的办公室,试图将他升级天文馆照明系统的想法“推销”给馆长。尽管馆长对这个傲慢的年轻人有点怀疑,回绝了他,但是迪恩没有放弃。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在自家地下室里用从无线电器材公司购买的零部件制作了一个复杂的灯光设备。因为有员工通行证,所以他顺利地进入博物馆并将他发明的设备连接到天文馆现有的系统上。当他第一次尝试时,电路板爆炸冒烟。当设备终于运转正常时,他邀请馆长去体验一下。馆长虽然感到很愤怒,但他还是对迪恩的设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最终聘请他为包括芝加哥科学博物馆在内的四个博物馆安装设备,而且为每个设备支付了2000美元的酬劳。不久之后,迪恩开始向当地的摇滚乐队销售他的灯光设备,并为其他用户提供定制幻灯片服务。此时他才刚刚高中毕业。
勇攀发明的高峰
当然,再伟大的发明家,也不可能一帆风顺,爱迪生发明电灯时,也是试验了近1600种材料,失败了近1600次。同样,这样的失败也没有阻断迪恩的发明之路。在发明机械手臂时,一开始迪恩是拒绝的。但后来他觉得应该做,他说:“我无法想象一个青年在20岁的年纪因为没有双臂,只能躺在床上无法翻身。”他觉得自己一定要做这件事,不是因为利益,只是想改变。
一次,迪恩看到一个残疾人坐着轮椅笨拙地走在人行道上,而他发现轮椅根本无法让残疾人完成一些基本动作,比如和对话的人平视,比如从货架的高处取下物品。于是他开始尝试改进轮椅,因此有了第一代iBOT。这种轮椅可以“站起来”,使用户可以与一个站立的人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这种轮椅还可以满足各种路况,比如可以在铺满沙子、碎石的路上甚至在8厘米深的水中行走。更厉害的是,这还是一个能爬楼梯的轮椅。因为这个发明,迪恩还受到了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接见。还有“弹弓”水净化系统也是如此。据联合国的数据,每天有6000人死于饮水不干净,因此迪恩就有了发明净水器的想法。无论把这根进水管插进哪一种水体里面,从出水管里流出来的都绝对是百分之百纯净的、达到药用级别、可用于注射的水,而每升水的净化成本只需要2美分。
迪恩的发明涉及领域很广,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被国内译为平衡车的赛格威。迪恩与他的DEKA研发公司的团队发明设计了赛格威,并创立赛格威责任有限公司。一辆赛格威由两个轮子组成,是电力驱动、能跟随身体动作自动前进的交通工具。驾驶它几乎没有门槛。只要通电,人站在踏板上,赛格威就能自动保持平衡,身体前倾就能驾驶它前进,左右扳动手柄就能转弯。刚上市时,一辆基本款的平衡车定价为8万元人民币,一度被认为是划时代的科技发明。尽管价格高昂,但它的市场前景异常广阔。
工匠精神改变世界
如今,靠着天才的发明和专注的工匠精神,迪恩的发明已经好多次改变了世界,让人类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尽管已经累积了32亿美元的财富,但他始终认为,工匠的本质是收集改装可利用的技术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财富只是创造的衍生品。迪恩每年都在超过55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各种科技大赛,目前已经帮助超过100万名有发明创造才能的青少年。在他看来,这些孩子都可能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伟大发明家。他坚信唯有创造才能让人类拥有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