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兼德艺,融合诚信担当

4.2.2 兼德艺,融合诚信担当

从职业修养角度来看,工匠精神的养成需要淡泊名利、诚信、担当,是德与艺融合修行的过程。

其一,崇尚以德为先,德艺兼修。“德艺双馨”是工匠艺人的最高荣誉和毕生追求。技艺是工匠立足之本,但应以德为先,这不仅是工匠艺人必须遵守的职业准则,也是工匠精神得以产生的价值基础。“正德、利用、厚生”是工匠艺人的职业道德规范,其中,“正德”居于首位。“有德无才难成事,有才无德办坏事”,“崇德尚贤”成为中国工匠精神的伦理走向。

其二,诚信比千金还贵重。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商鞅立木为信,变法终成;而“烽火戏诸侯”,则是无信的反例。手工艺人如果没有诚信,少不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所谓“不诚信则必造伪器”。企业如果缺失诚信,完全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工匠崇尚以德为先,工匠精神的养成,贯穿着诚实与守信。

其三,勇于担当,才能成就“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要咬定目标、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古代工匠就有对生产产品质量负责的传统,“物勒工名”就是勇于担当的表现。当代工匠精神,除了追求完美、对质量精益求精之外,还要有心存敬畏、敢于担当的意识。“珍视身后名,不贪眼前利”,敢于担当的工匠精神,就要视民族振兴为己任、视产品质量如生命,胸怀天下、产业报国,淡泊名利、宠辱不惊,敢于进取、勤于钻研,甘于平淡、乐于奉献,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其四,工匠精神需要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融合培养。技能是培育工匠精神的载体,一项技能或一门手艺,通常要花费若干年的专注训练。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技能人才,培育蕴含在技能中的工匠精神,通常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