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大学生成长“金钥匙”——素质拓展工程丛书编委会
《争做现代鲁班——高职高专大学生劳动教育》编委会
总序
前言
第1章 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新中国劳动教育史
1.1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1.1.1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1.1.2 劳动创造了人类
1.1.3 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历史
1.1.4 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
1.1.5 劳动实现人的真正自由和解放
1.2 新中国劳动教育史
1.2.1 劳动教育的确立与曲折发展(1949—1977)
1.2.2 劳动教育的重塑与探索革新(1978—2011)
1.2.3 劳动教育体系的全新构建(2012年至今)
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的重要论述
1.3.1 劳动价值论
1.3.2 创新劳动论
1.3.3 幸福劳动论
1.3.4 和谐劳动论
第2章 劳动改变世界,劳动成就梦想——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现状
2.1 高校劳动教育现状
2.1.1 大学生劳动素质异象
2.1.2 大学生劳动观调查分析
2.1.3 劳动教育备受重视
2.2 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
2.2.1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2.2.2 激发大学生的奋斗精神
2.2.3 完善大学生的人格
2.2.4 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
2.3 劳动教育角色分工:学校、社会、家庭
2.3.1 学校:丰富理论与实践
2.3.2 社会:营造良好风气
2.3.3 家庭:树立终生榜样
第3章 让工匠精神成为时代共识——高校劳动教育课应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
3.1 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的关系
3.1.1 工匠精神与劳动精神的关系
3.1.2 加强劳动教育理论研究和创新
3.1.3 以工匠精神为价值指向完善劳动教育体系
3.2 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
3.2.1 引导创新思路,输送精神动力
3.2.2 传递价值导向,提供知行路径
3.2.3 传承中国传统工匠精神
3.2.4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 工匠精神对劳动教育课的要求
3.3.1 形成坚守执着、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3.3.2 养成务实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
3.3.3 达到善始善终、专注耐心的工作境界
第4章 千锤万凿出深山——工匠的演变与工匠精神的养成
4.1 工匠的演变
4.1.1 古代工匠的技艺追求
4.1.2 现代工匠的价值追求
4.1.3 当代工匠的信仰追求
4.2 千锤百炼的工匠精神的养成
4.2.1 尚精细,坚持执着坚守
4.2.2 兼德艺,融合诚信担当
4.2.3 厚师道,养成敬业信仰
4.2.4 善创新,追求实用卓越
4.3 工匠精神的作用
4.3.1 工匠精神对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
4.3.2 工匠精神对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
4.3.3 工匠精神对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
第5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工匠精神与爱岗敬业
5.1 岗位是“工”之所依,敬业是“匠”之所在
5.1.1 有位才能有为
5.1.2 有“敬”才能有“精”
5.2 由敬生勤,由勤得精,由精出新
5.2.1 工贵其久,持之以恒
5.2.2 匠贵其“钻”,精益求精
5.2.3 业贵其“新”,守正创新
5.3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人
5.3.1 大凉山上的铿锵承诺:王顺友
5.3.2 小面点里藏着大世界:张景宇
5.3.3 火眼金睛:郭玉全
5.3.4 “小泥刀”砌上“大舞台”:邹彬
第6章 放眼看世界——全球视野下的工匠精神典范
6.1 一丝不苟——严谨的德国工匠精神
6.1.1 保时捷传承之魂
6.1.2 屹立不倒的西门子
6.1.3 德国工匠精神是怎样“炼”成的
6.2 创新——美国工匠精神的关键词
6.2.1 当之无愧的“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
6.2.2 梦想实践者莱特兄弟
6.2.3 缔造伟大传奇的迪恩·卡门
6.2.4 剖析美国工匠精神
6.3 一生专注做一件事——日本工匠精神
6.3.1 誉满全球的修书匠——冈野信雄
6.3.2 “永不松动”的螺母——哈德洛克
6.3.3 五个人的小作坊——小林研业
6.4 坚定执着,开拓创新——瑞士工匠精神
6.4.1 拒绝转型的瑞士钟表匠
6.4.2 不走寻常路:推崇工匠精神从职业教育做起
第7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今中国“匠人”的先进事迹
7.1 忆往昔——中国古代工匠人物
7.1.1 中国木匠鼻祖鲁班
7.1.2 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
7.1.3 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
7.1.4 造纸术改进人蔡伦
7.2 看今朝——中国现代匠人典范
7.2.1 高凤林:铸火箭之“心”的大国工匠
7.2.2 李万君:焊接高铁的技能高手
7.2.3 夏立:组装“天眼”的军工大匠
7.2.4 王进:守护万家灯火的电工匠人
7.2.5 李云鹤:文物修复界的“泰斗”
7.2.6 刘锐:平凡快递员的“工匠”精神
7.2.7 魏振民: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国内超限运输专家
第8章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弘扬工匠精神文化,培养当代鲁班
8.1 弘扬工匠精神文化,创新工匠精神培育机制
8.1.1 弘扬工匠精神文化的重要意义
8.1.2 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现实意义
8.1.3 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价值要求
8.2 培养当代鲁班——我国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着力点
8.3 我国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8.3.1 观念先导,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校园文化
8.3.2 鼓励学生创新,强化课程模式与“互联网+”相适应
8.3.3 打造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传承培育无缝对接
8.3.4 “一技在身”,学生重视加强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
第9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高校劳动教育实施的有机融合点
9.1 用知识武装头脑——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
9.2 绝知此事要躬行——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的结合
9.2.1 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的主要阵地
9.2.2 劳动教育与实习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方式
9.3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结合
9.4 “我”是下一个马云——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相结合
第10章 我想我能行——引领青年弘扬工匠精神,用劳动共建共享中国梦
10.1 传承、创新和弘扬工匠精神
10.1.1 工匠精神,你变了!
10.1.2 工匠精神需要科学的价值观指导
10.1.3 工匠精神与中国梦的实现息息相关
10.2 高职高专也能出“大师”——工匠精神的创新性培养
10.2.1 工匠精神与高职教育
10.2.2 工匠精神与高职高专学生
10.2.3 工匠精神的创新性培养
10.3 撸起袖子加油干——高职高专“大师”工匠精神的养成
10.3.1 学一行,爱一行
10.3.2 爱一行,精一行
10.3.3 精一行,新一行
10.4 立足时代要求——高职高专“大师”劳动精神的培养
10.4.1 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过时了吗?
10.4.2 劳动不分贵贱,梦想没有优劣
10.4.3 高职高专学生的劳动精神培养
10.5 共筑中国梦,我想我能行
10.5.1 现在的自己,你满意吗?
10.5.2 缩小差距,成为理想的自己
10.5.3 “匠心”共筑中国梦,你准备好了吗?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