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2 劳动不分贵贱,梦想没有优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成为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中国梦需要我们用劳动来创造。
传统观念里面,中国人认为应该“学而优则仕”,“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过分强调职业等级和差序格局,这就造成了工匠地位不高的文化心理。到了现代,物化、功利主义等思潮又对国人的经济、文化、思想、生活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使得人们过分关注既得利益和当下利益,对工匠精神疏于传承。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实现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离不开全体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呼唤工匠精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呼唤工匠精神。
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历史书写,取决于每一位劳动者的表现。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工匠精神对于劳动者个体来说,主要表现为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耐心执着、开拓创新与敬业奉献等优秀品质和态度;对于产品和服务来说,工匠精神呈现了以人为本、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等独特的品质,甚至是对产品的完美主义追求。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工匠精神以匠心为本,以品质为重,以创新为要。劳动者对职业的坚守、对极致的追求、对技艺的不断创新、对自我的不断超越正是当代工匠精神的要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