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现代工匠的价值追求

4.1.2 现代工匠的价值追求

随着现代工业时代的到来,现代工匠的工作环境和职业要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在工业生产中,一个工人只需要负责一道工序,而非整个生产过程,产品零件呈标准化和通用化趋势,强调工人对标准和规范的遵循和坚守。第二,现代工匠的劳动对象和工具有所变化。现代生产工艺在产品设计和生产的诸多环节用机械代替了手工,工匠更多地利用机械生产产品,管理、维修、创新机械的岗位和工作内容显得更加重要,要求工匠具有更高的学习能力。第三,产品品质归属发生变化。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与现代企业的出现,生产过程呈现组织化和细致化,产品的品质不再由某一个工匠决定,而是与企业多个部门关联,归属于整个企业,工匠的职业行为和职业态度标准也相应细化。

在现代工业时代,学校职业教育大规模培养工匠的方式逐渐代替了在手工作坊中培育工匠的方式。工业革命初期,工厂所需要的流水线工人,相对技能要求有所降低,工人经过职业教育短期学习后就能进入工作场所,且较长时间内被固定在某个工作环节,工人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价值观念重心是追求产品的数量,工匠精神一度受到较大程度的冲击。但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和消费观念的不断升级,制造业产品不佳的问题暴露出以往学校职业教育培育的一些弊端,各个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学校职业教育改革,普遍在学校职业教育过程中加入企业、行业主体,通过校企合作、校企融合,继承“师父带徒弟”的培育方式,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职业教育教改,完善职业技能标准,并培育职业态度和素养,传承古代工匠所具有的工匠精神,使产品回归高超的品质。

现代工匠除继承“学徒制”的传统外,因为职业环境、生产工具和工作条件的复杂性,更要求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保持耐心、细心和恒心,在工作状态上精心精细、精准精确、精益求精,在工作态度上专心专注、刻苦勤勉、追求卓越,尽职尽力牢守道德底线和行为规范。现代工匠的价值追求,核心是“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