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 火眼金睛:郭玉全
郭玉全,1964年出生,1983年参加工作。他异于常人的本领是能够只凭肉眼就判断出水泥窑内的温度、通风、压力等各种状况。他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中国水泥突出贡献奖、全国建材流通行业劳动模范、全国机械冶金建材首批首席金牌工人等荣誉,是北京市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201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截至2019年,郭玉全已经在北京市琉璃河水泥厂(现名北京市金隅琉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金隅琉水)工作了36年,从物料输送工到如今的熟料车间党支部书记。前些年他带领企业团队一路技术攻坚,建成了国内第一条飞灰工业化处置生产线,将垃圾焚烧后产生的飞灰变废为宝。如今金隅琉水已经承担了北京市垃圾焚烧厂70%以上飞灰的无害化处理,为实现首都蓝天碧水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艺:冒着战火远赴伊拉克
1983年,郭玉全考入当时的琉璃河水泥厂。“来厂里工作的原因很简单,我想学一门技术。当时正好有招工的机会。”进厂后,郭玉全的第一个岗位是做一名物料输送工,技术含量并不高。他没有气馁,一边工作一边自己找书看,学习水泥熟料制备工艺。直到四年后,他的坚持不懈让他收获了新的机会。
1987年,琉璃河水泥厂启动生产技术改造,准备建设一条先进的窑外分解窑生产线,以提高产量。引进设备需要大量外汇,必须由厂里自己解决。“厂里决定派一批技术员去当时拥有这套设备的伊拉克的一家工厂,一边帮助对方生产赚取外汇,一边学习窑外分解窑生产水泥的技术。”郭玉全说,这是北京市属第一家“走出去”的工业企业。勤奋、刻苦的他入选这批技术员队伍,开始为期28个月的“驻外”生活。
那时候出国,听着光鲜,可交通、生活远没有现在这么便利。最重要的是,当时两伊战争尚未结束,郭玉全他们所在的伊拉克摩苏尔地区就经常遭受空袭。郭玉全至今还记得1988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刚下了夜班回到宿舍躺下,他们就听到尖锐的防空警报响起,紧接着厂区里一声巨响,冲击波直接把他们从床上震到了地上,几乎与此同时,厂区外围16个高射机枪阵地猛烈开火,映红了天空……“比现在的电影大片刺激多了。”郭玉全说,这些事他回国后才跟家人说起。
就这样,郭玉全和同事们冒着战火学习先进技术。“设备用的是美国和日本的电脑控制技术,非常先进,咱硬是把主要技术要求啃下来了,因为做水泥的基本原理咱们熟!”他自信地说。
本领:四年练就“火眼金睛”
回国后,郭玉全换到一个新的岗位——看火工,这可是当时水泥生产线上的最核心工种。“那会儿回转窑煅烧水泥熟料,没有仪表,没有监控,靠的就是一块滤光镜和一双眼睛,看火苗判断炉温,进而掌握水泥熟料的煅烧品质。”郭玉全说。
新到岗位,老师傅递给他一把火镜,说:“自己看去吧!看出什么了告诉我。”200多摄氏度筒体高温和几十摄氏度窑头表面发出一阵阵几乎令人窒息的热浪,郭玉全走上前,打开直径10厘米左右的观察镜,透过火镜往里看,物料燃烧的火焰白茫茫一片,没几分钟,他的眼睛就酸得流泪。坚持再坚持!几个月过后,郭玉全逐渐看出了门道,那些火焰的颜色其实不都是白茫茫的,有时候会发红,有时候还会发黄。他高兴地告诉师傅,师傅点点头,这才开始传授技艺。
后来他才知道,火焰的颜色直接能反映煅烧的质量,颜色发黄说明炉温偏低,颜色发红说明原料中铁的成分偏高,都需要及时进行调整。那时候老师傅传授技术,全凭心口相传,郭玉全边听边记,回到宿舍再翻书整理笔记。这些苦练得来的基本功让他受益匪浅,四年下来,厂里每次各项指标考核,他总名列前茅。
“现在厂里的设备更先进了,一台窑有3000多个检测点,可我觉得再先进的设备也离不开眼睛,因为多年积累的经验已经烂熟于心。”在窑炉外,郭玉全对记者说。伴随水泥技术的不断发展,从看火到液压、润滑,从钳工到焊工……郭玉全几乎干过水泥生产线上的每一个工种,逐渐成为水泥窑边的“全科医生”。
攻关:飞灰变宝贝,垃圾无害化
早在十多年前,琉璃河水泥厂就意识到未来企业的发展必须要与城市功能相结合。伴随北京高速发展而来的是垃圾产生量迅速上升,垃圾焚烧相对填埋而言虽然可以大大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对环境的影响,但依然会产生含有二噁英、重金属和氯的危险废弃物——飞灰。“经过测算,每燃烧100吨垃圾会产生3至4吨飞灰。”郭玉全说,这些飞灰去除有害物质后其实都是宝贝,里面所含的钙、铁、硅等成分与水泥原料成分非常接近。
何不变废为宝?厂里组织技术人员开始了十年研发攻坚。作为熟料车间主任助理、副主任,郭玉全带队参加了整个研发过程。把飞灰制成水泥,最大的一个难点就是控制氯含量,飞灰中氯含量高达20%,而水泥要求氯含量必须低于0.06%,否则会腐蚀钢材,影响建筑质量。两者的指标差别巨大,必须要脱氯。郭玉全带着团队反复试验,用钾、钠等金属离子跟氯结合,制成工业盐,剩余的含有二噁英、重金属的物质添加到水泥窑高温位置,二嗯英进行高温裂解,重金属固化到水泥熟料的晶格当中,进行无害化处置。“我们这些搞水泥的,又搞起了盐化工,等于又上了一次学!”他说。每次出现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观察工况。为了寻找合适的设备厂家,他带领同事南下江苏、浙江、重庆调研。
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再尝试,2015年10月,企业的飞灰工业化处置示范线正式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2016年,琉璃河水泥厂更名为北京金隅琉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走上了环保发展道路。“现在我们以废弃物处置为主,实行以废定产,去年处置飞灰3.5万吨,今年计划处置7万吨。”这个数字占了北京所有垃圾焚烧厂飞灰量的70%。“我们把住了北京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