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陈子昂的先导作用
唐初四杰中的王勃(650—677)和杨炯(650—?)也有反对前代浮靡文风的意见。王勃在《平台秘略论·艺文》篇中称:“君子所役心劳神,宜于大者远者,非‘缘情’‘体物’、雕虫小技而已。”只是他们的作品仍然未能脱尽南朝馀习。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武后时曾任右拾遗。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慨叹于“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这就提出了两项重要的文学思想:一,文章要有风骨,继承建安以来的优秀传统;二,文章应有兴寄,即比兴寄托,运用委婉而形象的美刺手法,寄寓对国事民生的意见和理想,这样他就指出了诗歌发展的正确道路,有力地推动着唐诗向健康的道路上发展。金代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之八中说:“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虽有过誉之嫌,但也说明了他的文学思想有着开启一代文风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