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人对江西诗派的批判

第五章 南宋诗人对江西诗派的批判

江西诗派的理论,最配那些养尊处优的封建文人的脾胃。他们生活嫌贫乏,但有时间钻书本,因此乐于在文字上下功夫。但是见解较高的人却不愿意受它清规戒律的束缚,他们要求自由地表现现实生活;为了摆脱“以学问为诗”的束缚,他们常是改而信从苏轼“冲口出常言,法度去前轨”的学说;为了突破江西诗派“钩章棘句”的诗风,他们常常改为推崇晚唐诗,因为这类作品写作上显得随便些。由是南宋、金、元各个朝代翻来覆去地进行着苏、黄之争,晚唐诗和宋诗〔以江西诗派为代表〕之争。所谓南宋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早年都曾信从江西诗派的理论,后来都脱离了这一阵营。杨万里的创作道路是有代表性的。《诚斋荆溪集序》中曾自述学诗经过,早年他学江西诗派的诗,但“学之愈力,作之愈寡”,以后因做外任官,公务繁忙,虽有诗思,无暇动笔,一朝“忽若有寤”,摆脱前人的影响,改为即兴式的创作,终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于是他说:“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庭坚〕、陈〔师道〕篱下休安脚,陶〔潜〕、谢〔灵运〕行前更出头。” (《跋徐恭仲省干近诗》之三)不再当他人的奴隶了。杨万里的这种作风近于晚唐诗体,因而对此一再表示推崇,如云:“受业初参且半山〔王安石〕,终须投换晚唐间。”(《答徐子材谈绝句》)并不平地说:“晚唐异味同谁赏?近日诗人轻晚唐。”(《读〈笠泽丛书〉》)

陆游的经历与抱负与尤、杨等人有很大的不同,他的理论显得更高超些。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早年曾从江西诗派中人曾幾为师,曾幾称其诗渊源于吕本中。中年以后逐渐突破江西诗派的束缚。因为陆游所处的时代,民族矛盾异常激烈,南宋王朝处在危殆之中,而他小时就曾受到家庭的爱国教育,长大以后常想报效朝廷,但屡次遭到统治集团中人的打击,仕途上很不得意。中年入蜀从军之后,由于生活上的突变,视野开阔了,题材丰富了,终于在创作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中自述这一曲折的转变过程道:“我昔学诗未有得,残馀未免从人乞,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打毯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诗家三昧〔真诀〕忽见前,屈〔原〕贾〔谊〕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写作的奥妙和锦绣的文章〕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这样陆游才算是走上了创作的正路,写出了许多气势雄壮的爱国诗篇。

“诗家三昧”从何而来?江西诗派归之于“饱参”,陆游则说得之于战地生活。这是两种不同的回答。当然,陆游这时也还只是过着封建社会的军队里上层人物所过的生活,经常参与狂欢、纵博以及欣赏营妓的歌舞,但他毕竟处于国防的前线,紧张而又豪放的心情,激发了诗思,而这样的生活却又是其他诗人所根本缺乏的。从这种新的生活中也就诞育了新的文学见解。这时他再回过头来观察过去的创作道路,也就感到狭隘得很了。于是他对过去宗奉的江西诗派作了揭露和批判。

黄庭坚说老杜作诗“无一字无来处”,陆游驳斥道:杜甫作诗的本意不在此,例如研究《岳阳楼诗》吧,怎能以搜求典故为满足?即使字字找到了出处,反而离杜甫的原意更远了。又如《西昆酬唱集》中的诗,倒是字字有出处,那又怎能与杜甫的诗相提并论?接着他说:“且今人作诗,亦未尝无出处,渠自不知;若为之笺注,亦字字有出处,但不妨其为恶诗耳。”(《老学庵笔记》卷七)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江西诗派中人的作品的价值。

吕本中倡“活法”,并引谢朓“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语为印证,陆游对此也作了驳斥。《答郑虞任检法见赠》诗曰:“区区圆美非绝伦,弹丸之评方误人。”他已了解到雕琢形式技巧毕竟是次要的问题。

当时学习晚唐诗的人已很多,陆游对此也有不满。《宋都曹屡寄诗且督和答作此示之》曰:“……及观晚唐作,令人欲焚笔。此风近复炽,隙穴殆难窒。淫哇解移人,往往伤妙质。”他反对这类诗人只在小天地中打转的作风。

词是宋代的重要文体。宋代词人受五代之时专写儿女私情的作家的影响很大。陆游在《跋〈花间集〉》中说:“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叹也哉!”这里涉及了文学与时代的关系,国家危急之时怎么还能写作这类柔靡浮艳的作品呢?

几年从军生活,使他开拓了眼界,提高了认识,此后他就反复宣传这个道理,不能为做诗而做诗,必须走出书斋,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创作的材料,激发创作的灵感。《冬夜读书示子聿》之三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曰:“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广西通志》卷二百二十四载桂林石刻陆游与杜思恭手札曰:“大抵此道在道途则愈工。虽前辈负大名者,往往如此。愿舟楫鞍马间加意勿辍,他日绝尘迈往之作必得之此时为多。”而在《示子遹》一诗中,更对个人的发展道路和文学见解作了简括的说明: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