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新版后记
复旦新版后记
这一本书,二十年来印行了好几版(长江文艺出版社1981年初版,韩国理论与实践出版社1992年韩文版,台湾丽文文化公司1994年版,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再版,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周勋初文集》版,日本勉诚出版社2007年日文版),这让我颇感意外。目下“中国文学批评史”方面的著作很多,大都篇幅很大,我的这本《小史》可能属于篇幅最小的一种,却是未遭淘汰,还屡蒙学术界同人予以好评,不胜愧悚。这一新版中附录了两篇文章,说到国内外许多学校曾用此书作教材和参考书,例如日本国立奈良女子大学、韩国首尔大学以及外国语大学等名校,均曾用作教材。1999年时,我随本校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到香港举办《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发布会,香港大学的邓昭祺教授面告他在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课时也以此书为教材。而我奔波各地开会或讲学时,遇到过许多年轻学者与博士生,他们说在报考博士、硕士时都曾读过《小史》,因为此书篇幅虽小,但覆盖面颇大,重要问题大体上都已包括,因而批评史方面的试题一般都可以应付,这或许也是此书具有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吧。今蒙复旦大学出版社垂顾,要为我再出新版,或许也能说明学术界与教育界确是有此需要吧。看到自己的书一直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自然感到高兴,故略抒鄙怀如上。
周勋初
2006年11月识于南京大学中文系
应该说,文学批评史只是周先生众多研究方向的一支……然而令人钦佩的是,在其数十年并不连贯的研究生涯中,做出的工作却极富原创性,有着越嚼越出味的学术魅力。
——汪涌豪《久积精思 遂臻高明》
《中国文学批评小史》一书,以二十万字的篇幅展示长达三千年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在同类著作中可能是最为简洁的。此书出版后广受学界欢迎,不但在国内多次印刷,而且被译成日文、韩文,在国内外许多所大学被采为教材,除了其简洁明了的优点之外,其内在的“一以贯之”的清晰脉络显然是最重要的原因。
——莫砺锋《贯通历代 弥纶群言》
《小史》繁简有别,实是依就史实平衡裁量所得。唯其如此,批评史中重要的问题,基本都包括在内……如此疏而不遗,俭而无阙,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全书的眉目更加清楚,重点也更加突出了。
——蒋凡、汪涌豪《发现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独特会心》
周勋初先生写过《中国文学批评小史》,作了非常可贵的努力,十分简洁而又清楚明白地介绍了重点人物和重点著作的文学理论批评观点,给予了恰如其分的正确评价。我以为小而精的批评史著作要写好也是很不容易的,它要求作者高屋建瓴,对整个批评的发展有深刻的认识,有自己的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
——张少康《谈中国文学批评史编写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