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制度研究》简介
《社区矫正制度研究》这本书是由.苏楞 乌云陶丽 徐慧明 赵海波主编创作的,《社区矫正制度研究》共有122章节
1
前 言
社区矫正是为了实现罪犯的再社会化目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国家的专门机关,在相关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或裁定规定的...
2
目录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比较分析法 ...
3
第一章 绪 论
...
4
第一节 研究背景
随着历史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刑罚的实施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减刑和非监禁刑罚已成为刑罚科学合理化的重要里程碑。 社区矫正最早出现于欧洲,源于非监禁刑和行刑社...
5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
一、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国内诉讼法学界众多学者对社区矫正制度理论研究基本上是伴随着社区矫正制度的实践探索而逐步开展的,尤其是2003年社区矫正工作试点开始后,社区矫正理论以及...
7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社区矫正研究历史较为深远,成果也比较丰硕。由于社区矫正制度本身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国外社区矫正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矫正方式和方法上,即对具体操作水平进行探...
8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9
一、文献分析法
要想充分详细了解社区矫正制度,就需要搜集查阅与社区矫正有关的书籍文献资料,通过查阅和搜集,对我国社区矫正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分析出存在的问题,...
10
二、比较分析法
社区矫正来源于西方,被联合国预防与控制犯罪组织予以肯定与倡导,后逐步变革为一种以社区为基础的矫正罪犯的成熟制度与方法。国外社区矫正制度以英国、美国、日本为代表性...
11
三、价值分析法
之所以采取价值分析法进行研究,主要是因为社区矫正制度中体现出社区矫正本身的法律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些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所包含的谦抑思想、理性科学、公平正...
12
第二章 社区矫正制度概述
社区矫正制度是贯彻党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制度。对符合条件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促其在社会化开放环境下顺利回归社会,有...
13
第一节 社区矫正的概念
研究社区矫正制度,首先要厘清社区矫正的概念。准确概括社区矫正的概念,需要明确社区及矫正相关知识。...
14
一、社区概述
(一)社区的概念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其最初的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在1887年出版了著作《Community and Soc...
15
二、矫正
(一)矫正的概念 矫正(correction)是英美法系国家行刑体系的基本术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矫正是指对罪犯实施的各种矫正措施,具体内容几乎包括了行刑...
16
三、社区矫正的概念
社区矫正一词,是由英文community corrections或community-based corrections直译而来,主要为英美法系国家使用,在欧洲...
17
四、社区矫正相关术语
社区矫正是对一类具有相似特点的制度和措施等的统称。由于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制度和措施等有不同的种类,不同的作者在论述时所强调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英语文...
18
第二节 社区矫正的基本特征
根据我国社区矫正相关法律规定及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践,社区矫正的特征体现为社区矫正的法律性、刑事制裁性、非监禁性、社区参与性、适用范围的特定性、惩罚的宽缓性。...
19
一、社区矫正的法律性
社区矫正工作包含了限制罪犯的人身自由等方面的内容,具有惩罚性,是法治化要求程度最高的执法工作之一。这类工作的开展,必须具有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明确的法律授权,特别是...
20
二、社区矫正的刑事制裁性
社区矫正虽然是在社区内进行的,罪犯并没有被羁押而完全失去自由,但它仍然是对犯罪人的一种刑事制裁。社区矫正人员是从事了犯罪行为并且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刑的罪犯,这是对...
21
三、社区矫正的非监禁性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非监禁性是其根本特征之一。所谓非监禁性,是指将矫正对象置于社区执行刑罚或者考察,而不是将他们收押到监狱、看守所等封闭性刑罚机构中。社...
22
四、社区矫正的社区参与性
这是社区矫正的重要特征。社区矫正的社区参与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区矫正工作需要社区居民的参与。社区矫正需要对矫正对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这种管理包括行...
23
五、社区矫正适用范围的特定性
根据《社区矫正法》第二条的规定,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包括四类,即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对这四类人员实行社区矫是刑法、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
24
六、社区矫正惩罚的宽缓性
刑罚轻缓化是国际社会刑罚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刑罚发展的必然选择。惩罚的宽缓性是指社区矫正给予矫正对象的处遇较为宽松,对其惩罚程度较为缓和的特性。社区矫正属于刑事...
25
第三节 社区矫正的基本原则
社区矫正的原则是指社区矫正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社区矫正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事关大局,影响深远。社区矫正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
26
一、坚持党的领导,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正确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党的领导是法治之魂,是我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最大的区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依...
27
二、坚持立足国情,完善中国特色的刑罚执行制度
社区矫正代表了国际社会行刑制度的主流发展趋势。社区矫正的非监禁特征充分体现了司法文明、刑罚人道、行刑经济等许多元素,这与习近平法治思想所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
28
三、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的原则
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主要是根据现有法律的规定,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必要和适度的监督管理,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帮扶,这两项工作是社区矫正工作的核心内容。开展社区矫正工...
29
四、坚持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在司法体制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和实践中,也逐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30
五、采取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的措施,有针对性地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帮助其成为守法公民
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点所在,是刑罚个别化的具体运用,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社区矫正执行中的具体体现。矫正对象的犯罪原因、面临的现实问题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