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人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社区矫正的条件

三、对老年人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社区矫正的条件

对于符合条件的老年犯罪人判处非监禁刑和非监禁措施是对老年犯罪行为者适用社区矫正的前提。正如《社区矫正法》第二条中规定的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才可以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这一规定是适用社区矫正的一般性条件。无论是哪一种社区矫正必然以此作为前提条件。因为对老年犯罪行为人实施社区矫正也同样以管制、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等非监禁刑作为前提,因此若想要让社区矫正对老年犯罪人更广泛的适用,法院就应当在定罪量刑时重视以下内容:

首先,对老年犯罪人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我国《刑法》以及《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法院在审理老年人犯罪案件时应当遵循犯罪人年满75周岁的情况下,如果他们的犯罪是故意犯罪,那么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是过失犯罪,那么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符合判处管制刑的条件,则应当尽可能判处管制刑等规定,为实行社区矫正提供必要基础。

其次,对老年犯罪人尽可能宣告缓刑。对于老年犯罪人,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宣告缓刑。在犯罪人年满75周岁的情况下,如果他们的犯罪应当判处拘役和3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根据他们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人民法院认为其没有再犯罪危险的,应当宣告缓刑。[11]在符合法律规定情况下缓刑的适用越多就意味着社区矫正适用于老年犯罪人的概率也就越高,从而更好地为社区矫正的适用提供前提条件,更多地适用社区矫正。

第三,尽可能多地适用假释、监外执行等刑罚执行方式。假释和监外执行作为我国社区矫正法中规定的适用社区矫正的情形,在老年人犯罪案件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虽然目前对于老年人适用假释和监外执行等方面没有明确的特别规定,但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立法精神,我们可以合理地推导出对老年人中年龄更长的犯罪行为者,在其认真遵守监规,认真接受改造并且有悔过表现且明显不具有再犯罪的可能性时,应当尽可能适用假释,并且在符合监外执行条件的情况下也应当允许监外执行。这些都将对老年犯罪人适用社区矫正提供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