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法》的重大意义

一、《社区矫正法》的重大意义

(一)《社区矫正法》的颁布实施意味着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进入新时代

自2003年初步探索到2020年《社区矫正法》的颁布实施,历经十七年的探索和改革,经过对中外社区矫正的理论和实践的归纳总结、吸收借鉴,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全面进入了法治时代。《社区矫正法》是我国十几年来社区矫正工作成就的结晶,凝聚着从事社区矫正理论研究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和实务工作者的丰富经验和聪明才智。《社区矫正法》是社区矫正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我国社区矫正进入了新的时代。

(二)《社区矫正法》的颁布实施意味着社区矫正制度法治化建设的开始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求社区矫正工作必须按照法治的方法运行和实施。《社区矫正法》是社区矫正的法律依据,使社区矫正工作摆脱了十几年以来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社区矫正法》以制定法的形式确认了社区矫正法治化的理念,不仅在实体和程序两方面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法律依据,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更是体现了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对矫正对象人权尊重与保护。《社区矫正法》是社区矫正工作法治化的逻辑起点,为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开展提供了明确而又具体的法律依据,使整个社区矫正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具体体现:

一是树立社区矫正工作权威。《社区矫正法》是建立在法律和法律授权基础上的权威,天然具有法理型权威的强制力。

二是整合社区矫正工作的价值追求。由于社区矫正工作参与主体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利益诉求多元化,价值冲突在所难免。《社区矫正法》就成为培育价值取向、调和价值冲突、达成价值共识的价值引导。

三是协商对话参与主体,使得社区矫正参与各方权利与义务对等,责任与风险共担,共同追求社区矫正效益最大化。

四是领悟社区矫正法治的内涵。社区矫正法治化“是一个内涵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秩序、正义、效益与合法性等诸多社会价值的综合观念”。[5]

(三)《社区矫正法》的颁布实施意味着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的完善

《社区矫正法》的颁布实施弥补了我国社区矫正刑事执行法的立法空白,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为代表和主体的较为完整的刑事法律体系。多年来,我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主体的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刑事实体法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为主体的程序法以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为主体的规范刑事执行活动的刑事执行法构成的刑事法律体系在规范刑事犯罪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没有统一规范社区刑事执行的社区矫正法,使在社区执行的管制犯、拘役犯、暂予监外执行犯长期没有统一的法律进行规制,成为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的盲点。《社区矫正法》的颁充实了我国刑事法律体系,在立法层面和司法层面弥补了社区矫正的依据不足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