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长条件
1.温度
温度是鸡菌生长极为重要的环境条件。鸡
菌在热带、亚热带的地下蚁巢内生长发育,鸡
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原基分化的温度范围为12℃~24℃,而且有恒定的需温要求。蚁巢内的温度一般稳定在19℃~25℃,最高不超过28℃,最低为15℃,最适温度为10℃~20℃,低于8℃或高于30℃,菌丝生长基本停止甚至死亡。子实体形成和生长发育温度为25℃~30℃,最适温度为25℃~28℃,低于10℃或高于35℃子实体停止生长和出菇,昼夜温差5℃左右最合适。
2.湿度
菌圃的含水量与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白蚁的活动密切相关。菌丝生长的培养料含水量为65%~70%,低于60%或高于75%,菌丝生长明显受阻,空气相对湿度以80%左右为宜。鸡菌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需要充足水分,出菇期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左右,如果湿度低于80%,菇蕾不易形成。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湿度可降至85%,有利菇体的正常发育。开伞时期相对湿度须在95%以上,否则造成子实体菇柄中空、干瘪、菇盖破裂等不良现象产生,降低商品价值。
3.空气
蚁巢内二氧化碳浓度高达5%~10%,比正常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出数十倍。因此形成了鸡菌是食菌类中少数能耐高浓度二氧化碳的菌类之一。但充足的氧气有利子实体生长,可长出菇盖肥厚,菇柄粗壮的子实体。人工栽培时,在原基形成和发育期间,需加强通风,每天2~3次,保证空气新鲜、氧气充足,以利多出菇出好菇。
4.光照
长期的地下生活造成了鸡菌对黑暗条件的完全适应。在没有光线的地下菌圃中,不仅菌丝能正常生长,而且子实体也能顺利形成。相反,在光照下,不论是对孢子萌发、菌丝生长,还是原基分化、菇蕾形成及子实体生长发育都不利。人工栽培时,菌丝生长阶段不需光线,子实体发育阶段,需要较明显的散射光,缺少光照子实体发育困难,并造成菇柄长、菇盖大、废菇率高。
5.酸碱度
菌丝生长的适宜pH为4.0~5.0,这样的pH不利于细菌和其他杂菌特别是炭角菌的生长,可保证鸡菌菌丝的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