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菌种制作
1.母种分离
猪肚菇可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母种。按常规方法对分离材料表面消毒处理,在菌盖与菌柄的连接处取一小块组织,接种在PDA培养基上,置25℃~28℃条件下培养,然后进行纯化。从组织块上萌发的菌丝,经10~12天长满培养基斜面。菌丝白色,浓密,绒毛状。在有光照的条件下,15天左右在培养基斜面可形成原基,约1个月能发育成米粒大小、带有鳞片的白色子实体直抵棉塞即为母种。
2.母种培养
母种培养基除采用PDA培养基外,还可选用玉米粉200克,麦麸3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2克,酵母6克,维生素B110毫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还有一个配方为:猪肚菇子实体250克,产地腐殖土100克(浸泡,取滤汁用),蔗糖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水1000毫升。加热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炒熟的大米粉,与上述溶液混匀后,分装到试管内,灭菌后,趁热摆成斜面。此法不用琼脂,尤其适合边远地区生产者使用。
将分离纯化母种按无菌操作接于培养基斜面上培养,培养温度25℃~28℃,10~12天菌丝在培养基斜面长满,即为扩繁母种。
3.原种和栽培种制作
(1)培养基配方 原种和栽培种采用一般木屑培养基均可,常用以下两种。
①阔叶树木屑100千克,麦麸15千克,玉米粉15千克,石灰2千克,蔗糖2.5千克,石膏粉1千克,轻质碳酸钙2千克。
②玉米粒100千克,石灰1千克,麦麸15千克,石膏1千克,轻质碳酸钙1千克,蔗糖1.5千克。将玉米粒放入石灰水中浸泡6~12小时,捞起,用清水淋洗至表面无石灰质,通入蒸汽5~10分钟,使表皮紧缩,熟化,趁热拌入其余辅料。
(2)培养方法 按常规方法装瓶、灭菌,接种后在25℃~28℃条件下培养,原种需30~35天长满瓶,栽培种需25~30天长满瓶或袋。如无杂菌污染,即可用于栽培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