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生产的准备
1.原料准备
(1)生产母种的主要原料马铃薯、琼脂(又称洋菜)、葡萄糖、蔗糖、麦麸、玉米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蛋白胨、酵母粉、维生素B1等。
(2)生产原种和栽培种的主要原料麦粒、谷粒、玉米粒、棉籽壳、玉米芯(粉碎)、稻草、大豆秸、麦麸或米糠、过磷酸钙、石膏、石灰等。
2.消毒药物准备
(1)乙醇(即酒精) 用75%的酒精对物体表面(包括菇体、手指等)进行擦拭,消毒效果很好。
(2)新洁尔灭 配成0.25%的溶液,用棉球蘸取后擦拭物体表面消毒。
(3)苯酚(又称石炭酸) 用5%的苯酚溶液喷雾接种室、冷却室进行空气消毒。
(4)煤酚皂液(俗称来苏水) 用1%~2%的浓度喷雾接种室、培养室和浸泡操作工具及对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
(5)漂白粉 用饱和溶液喷洒培养室、菇房(棚)等,可杀灭空气中的多种杂菌。
(6)甲醛和高锰酸钾 按10∶7(体积)的比例混合熏蒸接种室、培养室等,可起到很好的杀菌消毒作用。
(7)过氧乙酸 将过氧乙酸Ⅰ和过氧乙酸Ⅱ按1∶1.5比例混合,置于广口瓶等容器内,加热促进挥发,对空气和物体表面能起到消毒作用。
3.设施准备
(1)培养基配制设备
①称量仪器:架盘天平或台式扭力天平,50毫升、100毫升、1000毫升规格量杯、量筒及200毫升、500毫升、1000毫升等规格的三角烧瓶、烧杯。
②小刀、铝锅、玻棒、电炉或煤气炉灶、试管、漏斗、分装架、棉花、线绳、牛皮纸或防潮纸、灭菌锅(用于母种生产的灭菌锅常为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或立式高压蒸汽灭菌器)。
③用于原种和栽培生产的设备需要台秤、磅秤、水桶、搅拌设备、铁锹、钉耙等。
(2)灭菌设备
①高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器是一个可以密闭的容器,由于蒸汽不能逸出,水的沸点随压力增加而提高,因而加强了蒸汽的穿透力,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灭菌的目的。一般在0.137兆帕压力下,维持30分钟,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包括有芽孢的细菌都可被杀灭。灭菌压力和维持时间因灭菌物体的容积和介质不同而有区别。
常用高压灭菌器有手提式高压灭菌锅和立式高压灭菌锅及卧式高压灭菌锅(图5-1)。手提式高压灭菌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缺点是容量较小,无法满足规模化生产原种及栽培种的需要。卧式、立式高压灭菌锅容量大,除具有压力表、安全阀、放气阀等部件外,还有进水管、出水管、加热装置等。可用作原种和栽培种的批量生产。
图5-1 蒸汽高压灭菌锅类型
②常压蒸汽灭菌:常压蒸汽灭菌又称流通蒸汽灭菌,主要由灭菌灶与灭菌锅组成(图5-2)。少量生产,也可用柴油桶改制灭菌灶。由于灭菌设备的密闭性和灭菌物品介质的不同,灭菌温度通常在95℃~105℃。采用常压蒸汽灭菌,当灭菌锅内温度上升到100℃开始计时,维持6~10小时,停火后,再用灶内余火焖一夜。
图5-2 几种灭菌锅
(3)接种设备
①接种室:应设在灭菌室和培养室之间,培养基灭菌后就可很快转移进接种室,接种后即可移入培养室进行培养,以避免长距离的搬运浪费人力并招致污染。接种室的设备应力求简单,以减少灭菌时的死角。接种室与缓冲室之间装拉门,拉门不宜对开,以减少空气的流动。在接种室中部设一工作台,在工作台上方和缓冲室上方,各装一支30~40瓦的紫外线杀菌灯和40瓦日光灯,灯管与台面相距80厘米,勿超过1米,以加强灭菌效果。接种时,要关闭紫外线灯,以免伤害工作人员。(图5-3)
接种室要保持清洁。使用前要先用紫外线灯消毒15~30分钟,或用5%的石炭酸、3%煤酚皂液喷雾后再开灯灭菌。空气消毒后经过30分钟,送入准备接种的培养基及所需物品,再开紫外线灯灭菌30分钟,或用甲醛熏蒸消毒后,密闭2小时。
接种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操作过程中杂菌侵入,操作完毕后,供分离用的组织块、培养基碎屑以及其他物品应全部带出室外处理,以保持接种室的清洁。
图5-3 接种室
(引自《自修食用菌学》)
②接种箱:接种箱是一种特制的、可以密闭的小箱,又叫无菌箱,用木材及玻璃制成,接种箱根据需要设计成双人接种箱和单人接种箱。双人接种箱的前后两面各装有一扇能启闭的玻璃窗,玻璃窗下方的箱体上开有两个操作孔。操作孔口装有袖套,双手通过袖套伸入箱内操作。操作完毕后要放入箱内,操作孔上还应装上两扇可移动的小门。箱顶部装有日光灯及紫外线灯,接种时,酒精灯燃烧散发的热量会使箱内温度升高到40℃以上,使培养基移动或溶化,并影响菌种的生活力,因此,为便于散发热量,在顶板或两侧应留有两排气孔,孔径小于8厘米,并覆盖8层纱布过滤空气。双人接种箱容积以放入750毫升菌种瓶100~150瓶为宜,过大操作不便,过小显得不经济。(图5-4)
接种箱的消毒可用40%的甲醛溶液8毫升倒入烧杯中,加入高锰酸钾5克(1立方米容积用量),熏蒸45分钟,在使用前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如只是少量的接种,则可在使用前喷一次5%碳酸溶液,并同时用紫外线灯照射20分钟即可。
图5-4 接种箱
(引自《自修食用菌学》)
③超净工作台:分单人和双人用两类。单人超净工作台操作台面较小。一般为(80~100)厘米×(60~70)厘米,双人超净工作台操作台面较大,可两人同时一面或对面操作。使用前打开开关,净化空气10~20分钟后即可接种(图5-5)。
图5-5 超净台
④接种工具:接种刀、接种铲、接种耙、接种针、接种镊等。
4.培养室
培养室是进行菌种恒温培养的地方。因为温度关系到菌丝生长的速度、菌丝对培养基分解能力的强弱、菌丝分泌酶的活性高低及菌丝生长的强壮程度。对它的基本要求是大小适中,密闭性能好,地面及四周墙面光滑平整,便于清洗。为了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在冬季和夏季要采用升温和降温的措施来控制。室内同时挂上温度计和湿度计来掌握温湿度(图5-6)。
图5-6 培养室及其室内设置
(引自潘崇环)
升温一般采用木炭升温、电炉升温、蒸汽管升温等办法。在升温过程中,为了保持培养室的清洁卫生,避免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菌种的影响,加温炉最好不要直接放在室内。
降温目前常用空调降温、冰砖降温、喷水降温等措施。在喷水降温时,应加大通风,以免培养室过湿而滋生杂菌。
培养室内可设几个用来存放菌种瓶的床架,一般设3~5层,每层的高度设计要便于操作。在菌种排列密集的培养室内,可设合适的窗口,以利空气对流。当培养室内外湿度大时,可在室内定期撒上石灰粉吸潮,以免滋生杂菌。菌丝培养阶段均不需要光线或是只需微弱散射光,在避光条件下培养对菌丝生长最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