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长条件

四、生长条件

1.营养

羊肚菌菌丝体在多种培养基上都能生长。能利用蔗糖、葡萄糖、可溶性淀粉、麦芽糖等作为碳源。可利用硝酸钾、硝酸铵、尿素、天冬氨酸等作为氮源。木材、松针、麦芽、苹果及壳斗科植物的提取液,对羊肚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人工栽培时注意调配好培养基中的有关营养成分,即可满足生长要求。

2.温度

菌丝在3℃~28℃均能生长,最适18℃~22℃,低于3℃停止生长,高于28℃停止生长或死亡。子实体在10℃~22℃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15℃~18℃。低于15℃或高于18℃,不利于子实体正常发育。但一定的昼夜温差10℃~15℃可促进子实体形成。

3.湿度

羊肚菌适宜在土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菌丝生长阶段对土壤含水量要求不严,含水量在30%~70%均能生长,但以60%~65%为最适宜。含水量超过70%,菌丝生长停止;低于55%时,菌丝生长纤弱。子实体形成和生长,适宜的空气湿度为75%~95%,但以80%~90%为最宜。

4.光照

营养生长阶段不需光照,菌丝在暗处或微光条件下,生长很快,光线过强抑制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一定光照。羊肚菌子实体有较强的趋光性,其子实体往往朝着光线方向弯曲生长。如覆盖物过厚或树林过密、过阴及全天太阳直射的地方,都不适宜子实体生长。最适宜“花花阳光”照射。

5.空气

羊肚菌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无明显反应,在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对空气十分敏感,若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3%。子实体生长无力,它与绿色植物共生时生长十分健壮。因此,人工栽培时,除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外,若能与蔬菜、花卉等植物兼作套种有利高产。

6.pH

适宜羊肚菌生长的pH与大多数食用菌基本相同。培养基或土壤的pH为7.0~7.5之间。若pH降至3.0以下或高于9.0以上,菌丝则停止生长或死亡,羊肚菌不适于酸性环境,若pH为5时,则不易产生子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