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形态特征

(二)形态特征

由于品种不同,形态有很大差别,这里介绍常见的几种牛肝菌及其形态特征。

1.美味牛肝菌

又名大脚菇。子实体盖宽4~15厘米,半球形凸镜形至平展形,表面光滑,无绒毛,湿时稍黏;边缘幼时内卷后伸展整齐;颜色黄褐色、肉桂色、褐带红色至茶褐色,伤处不变色,味道微甜,稍有香味。菌管直生至柄周凹陷处,管长0~10厘米,管口小,圆形,白色至浅黄色,老时可呈青黄色。菌柄中生,长5~12厘米,近柄顶粗2~3厘米,近圆柱形;基部膨大,粗壮,肉质,实心,内部白色。孢子长椭圆形至麦粒形,光滑,浅黄色至淡黄绿色,非淀粉质至弱糊精质。(图4-2)

2.铜色牛肝菌

又名牛肚菌。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半球至扁球形,直径3~12厘米,灰褐色至深栗褐色或煤烟色,具有微细绒毛或光滑、不黏。菌肉白色,较厚,受伤处有时呈红色、浅黄色。菌柄圆柱形,有时中或下部膨大,长4~9厘米,粗1.5~5厘米,近似菌盖色或上部色浅,表面有深褐色粗糙网纹,内实心。孢子光滑,长椭圆形或近菱形。(图4-3)

图4-2 美味牛肝菌

图4-3 铜色牛肝菌

3.黏盖牛肝菌

菌盖半球形,后平展,直径3~10厘米,边缘薄,初内卷,后波状,土黄色,淡黄褐色,干后呈肉桂色,表面光滑,湿时很黏,菌肉浅黄色。柄长2.5~7厘米,粗0.5~1.2厘米,近圆柱形,有时基部稍细,光滑,无腺点,上部比盖色浅,下部呈黄褐色。孢子印黄褐色。

4.紫褐牛肝菌

又名紫牛肝菌。子实体中等或较大。菌盖半球形,后渐展,直径4~15厘米,紫色、蓝紫色或淡紫褐色,光滑或被短绒毛,有时凸起。菌肉白色,伤处不变色。柄长4.5~8厘米,粗1~3.5厘米,上下略等或基部膨大,初期白色,后变浅黄色。孢子带浅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