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种制作
1.培养基配方
母种培养基与羊肚菌母种的分离培养有密切关系。这里收集各地科研部门经过试验筛选的几种配方,供选用。
(1)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硫酸铵2克,蛋白胨1克,硫酸镁1克,磷酸二氢钾1克,水1000毫升,pH6.5~7(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张松等,2001)。
(2)豆芽200克(煮汁),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硫酸镁0.3克,磷酸二氢钾1.5克,维生素B110毫克,水1000毫升,pH6.5(四川绵阳食用菌研究所朱斗锡等,2008)。
(3)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1.5克,硫酸镁0.3克,维生素B110毫克,水1000毫升,pH6~7(陕西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树森等,2008)。
(4)黄豆芽200克(煮汁),麦麸200克,腐殖土100克(悬浮液),玉米粉50克,蔗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6~7(长白山真菌研究所王绍余,2009)。
(5)阔叶树木屑400克,黄豆粉100克,蔗糖20克。
(6)酵母膏1克,玉米粉100克,麦麸40克,蔗糖20克。
(7)苹果50克,蛋白胨1克,蔗糖20克。
以上配方(4)~(7)四种配方均另加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1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自然(沈阳大学农学系杨绍彬、牛志涛等设计)。
(8)黄豆芽500克,白糖20克,琼脂20克,羊肚菌基脚土50克。
(9)黄豆芽500克,白糖20克,琼脂20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1克。
(10)马铃薯200克,白糖20克,蛋白胨0.5克,牛肉膏0.5克。
(11)蛋白胨1克,白糖20克,琼脂20克,酵母膏1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1克。
(12)杨树木屑500克,白糖20克,琼脂20克。
上述(8)~(12)五种配方,由吉林农垦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唐玉芹、赵义涛设计。
(13)小麦50克,苹果渣50克(煮汁),磷酸二氢钾2克,葡萄糖20克,硝酸钾0.1克,氯化钾0.5克,硫酸镁0.5克,硫酸亚铁0.01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7~7.5(李峻志等,2001)。
2.配制方法
同常规。
3.母种分离
分离方法有以下三种。
(1)孢子分离法采集的羊肚菌种菇,表面可能带有杂菌,要用75%的酒精擦洗2~3遍,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数次,用无菌纱布吸干表面水分。分离前还要进行器皿的消毒。把烧杯、玻璃罩、培养皿、剪刀、不锈钢钩、接种针、镊子、无菌水、纱布等,一起置于高压灭菌器内灭菌。然后连同酒精灯和75%酒精或0.1%升汞溶液,以及装有经过灭菌的琼脂培养基的三角瓶、试管、种菇等,放入接种箱或接种室内进行一次消毒。
孢子采集可分整朵插种菇、三角瓶钩悬等方法。操作时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①整菇插种法:在接种箱中,将经消毒处理的整朵种菇,插入无菌孢子收集器里,再将孢子收集器置于适温下,让其自然弹射孢子(图3-4)。
②三角瓶钩悬法:将消过毒的种菇,用剪刀剪取拇指大小的菇盖,挂在钢钩上,迅速移入装有培养基的三角瓶内。菇盖距离培养基2~3厘米,不可接触到瓶壁,随手把棉塞塞入瓶口。为了便于筛选,一次可以多挂几个瓶子。
图3-4 钟罩法采集分离伞菌类孢子
1.种菇 2.孢子采集装置 3.孢子印 4.孢子悬浮液 5.用接种环蘸取孢子液在平板上划线 6.孢子萌发 7.移入试管培养基内培养
(2)组织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属无性繁殖法。它是利用羊肚菌子实体的组织块,在适宜的培养基和生长条件下分离培养纯菌丝的一种简便方法(图3-5)。
(3)基内分离法在野外采集羊肚菌种菇的地面,挖取基质含腐殖物土壤,除去附着物,提取其中粗壮、新鲜的菌丝夹,清水洗净,晾干;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水反复冲洗、纱布吸干后,用接种针钩取菌丝夹先端的一小块,移接入试管斜面或培养皿的培养基上,在25℃条件下培育。
图3-5 羊肚菌组织分离示意图
以上各分离法均可提纯培育出母种。
4.接种培养
将分离的母种按常规接入配制好的斜面培养基上,每支母种可接10~15支试管,母种只能扩繁一次,不能多接或多扩,更不能传代,否则影响子实体生长。接种后置18℃~22℃下避光培养,7天左右可长满斜面培养基,如不及时使用,需放入冰箱在0℃~3℃下保存,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