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长条件

(四)生长条件

1.营养

野生猪肚菇的营养来源于地下枯枝。人工栽培时,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稻草等培养基上均能很好生长。猪肚菇能利用葡萄糖、蔗糖、果糖、淀粉,不能利用乳糖;能利用蛋白胨和铵态氮,不能利用硝态氮。在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迅速,但不浓密,未长满斜面即形成子实体。

2.温度

菌丝体生长温度为15℃~35℃,最适温度26℃~28℃。子实体发育温度23℃~32℃。由此可见,猪肚菇菌丝生长阶段偏向中温型,而子实体发育阶段却属高温型。这与多数食用菌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是由高到低有所不同。

3.水分

菌丝生长适宜的基质含水量为60%~65%。子实体发育阶段对空气湿度的要求比一般食用菌低。原基分化时,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5%,出现原基顶端龟裂。原基分化发育后,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增强,对水分的需求也逐步增加,此时应适当提高覆土层的含水量,并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

4.光照

菌丝生长无需光照,但子实体生长阶段与光的关系密切。表现为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子实体原基不能形成;原基分化比原基形成需要更大的光量;在微弱的光线下原基长成细长棒状,不长菌盖,只有增加到一定光量时,原基上部才会分化发育长出菌盖;子实体的发育期适当增加光量可促进原基分化,有利于提高子实体的质量,但直射光和过强的光照会抑制子实体形成,有降低产量的趋势。

5.空气

在子实体发生阶段对于空气的要求与一般木生菌不同。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积累对于原基的形成是有益的。人工栽培时在培养料上覆盖一层土或沙等覆盖物是十分关键的措施。原基分化和发育则需要充足的氧气,所有栽培袋内的原基都必须露出袋口才能分化,长出菌盖。

6.酸碱度

猪肚菇对于环境pH的要求偏酸性。据试验,pH在3.2以下,菌丝不生长;pH在5.1~6.4,菌丝生长迅速、洁白,并很快形成子实体。因此,猪肚菇菌丝生长的pH下限为3.2左右,适宜pH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