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化栽培方法

(六)驯化栽培方法

1.培养料配方

李崇安(1994)报道,牛肝菌在半腐叶39%,杂木屑39%,米糠20%,糖1%,石膏1%,pH5.5~6;或半腐叶39%,玉米粉39%,米糠20%,白糖1%,石膏1%,pH5.5~6的培养基质上,菌丝生长较好,浓密粗壮,袋壁上有大量黄褐色成片菌核出现。国外学者试验研究,要使牛肝菌菌丝体形成子实体,必须添加特殊的诱导物——环腺苷酸和茶碱。菌丝体培养和子实体形成的培养基见表4-3。

表4-3 诱导牛肝菌形成子实体的合成培养基

以上培养基,在pH5~6、温度5℃~20℃的摇瓶培养条件下,经90天,首次人工培养出牛肝菌的子实体。也可采用接种培养。

2.接种要求

牛肝菌接种要求是无菌操作,确保接种后成品率高,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1)环境净化 采用接种室或接种箱、接种帐接种,事先应消毒,采用气雾消毒剂,每立方米5~8克,点燃产生气体消毒。

(2)菌种预处理 先拔掉菌种瓶口棉塞,用塑料袋包裹瓶或袋口,然后搬进接种室内,再用接种铲伸入菌种瓶袋内,把表层老化菌膜挖出。如出现白色扭结团的基质也要挖出,并用棉球蘸酒精,擦净瓶内壁四周,然后搬进接种室内。若是扎袋头的菌种,开袋口同样方法处理好菌种后,把袋口扭拧后搬进接种箱内接种。

(3)无菌操作接种 无菌操作技术规程,主要掌握以下五个方面。

①选择时间:选择晴天午夜间或清晨接种,此时气温低,杂菌处于休眠状态,有利于提高菌袋接种的成品率。雨天空气湿度大,容易感染霉菌,不宜进行接种。

②接种物入室:塑料袋搬入无菌室或接种帐内后,连同菌种、接种工具、酒精灯一起,进行第二次消毒。先用气雾剂熏30分钟以上,接种前40~60分钟,再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达到无菌条件。工作人员穿戴工作服、帽和口罩及拖鞋。农家接种人员,要求洗净头发并晾干,更换干净衣服,方可入室。接种前双手用75%酒精擦洗或戴乳胶手套。

③接种敏捷:打开袋料扎绳,或拔出棉塞。把菌种接入袋内,重新扎好袋口或塞好棉塞。若是瓶栽的把覆盖薄膜揭开,接种后复原。由于接种时培养料暴露于空间,如果室内消毒不彻底,残留的杂菌孢子容易趁机而入;同时,接种时间延长,空间湿度相对升高,也容易引起感染。另一方面接种器具为金属制品,久用易灼热,菌种通过酒精灯火焰区时,如果动作缓慢,则容易烫伤菌种。因此,接种动作要快。

④更新空气:每一批料袋接种完毕,必须打开门窗通风换气30~40分钟,然后关门窗,重新进行消毒,继续接种。接种后如果不通风,由于受酒精灯和人体温的影响,加上接种时打开穴口,使料内水分蒸发,形成高温、高湿环境,容易使杂菌积累,势必造成杂菌污染。

⑤清理残留物:在接种过程中,菌种瓶的覆盖膜废弃物,尤其是工作台及室内场地上的木屑等必须集中在一角,不要乱扔。待每批料袋接种结束后,结合通风换气,进行一次清除,以保持场地清洁,杜绝杂菌污染。

3.出菇管理

主要是催菇,采用干湿交替、温差刺激、光线调节等技术处理。催菇与不催菇其出菇情况大不一样,详情见表4-4。

表4-4 牛肝菌催菇处理与未催菇处理的出菇情况对照

4.采收与加工

(1)适时采收 牛肝菌的子实体长至七八成熟时,就要及时采收,否则菌管与菌肉之间,以及菌柄内部极易受线虫等危害,影响产品质量。采回的子实体用不锈钢刀削除菌柄基部带泥沙、杂质及虫道部分。如属野外采集,混入的同属不同种或不同属的牛肝菌要分开,以保证加工产品的纯度。

然后按开伞程度进行分类,分别处理。通常分为菇蕾、幼菇、半开伞菇和开伞菇。菇蕾、幼菇用来加工成盐渍菇,半开伞菇和开伞菇切片加工成脱水干品。

(2)加工方法

①盐渍加工:加工成盐渍菇的原料是菇蕾和幼菇。未开伞的菇蕾或出土高5~7厘米、菌盖边缘未离开菌柄的幼菇,组织致密,适宜加工成盐渍菇,经济效益高。具体加工方法如下。

A.分级杀青按照菇体大小分别杀青,也可以在杀青前先用0.02%~0.03%亚硫酸氢钠溶液漂洗10分钟护色。杀青时间视菇体大小而定,菇体大的每次3~4分钟,小的每次2.5~3分钟,以菇体透心为度。杀青的水中可加入3%~4%的食盐。

B.清水冷却将杀青后的菇体,迅速送入冷开水里冷却至10℃以下,再移至筛或漏盘上,摊开冷却至透心后,方可进行腌制。

C.加盐腌渍在塑料桶底放一层1~2厘米厚的盐,将冷却的菇铺在盐上,铺放5厘米厚时,再均匀撒一层1~2厘米厚的盐。如此一层盐一层菇,直至铺到桶肩为止,最后在上部撒厚厚一层盐。盐菇比为1∶1。

②脱水干制:牛肝菌的干制品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畅销土特产,主销欧美各国市场。供加工成干品的原料,多为半开伞菇和开伞菇。半开伞菇是指菌盖边缘展开离菌柄2~3厘米,菇形差,易断碎,若保藏得好,白色部分也不易褐变。干品加工方法如下。

A.菇体切片用不锈钢刀把菇体切片,尽量使菌柄与菌盖相连在一起,纵切盖柄相连的厚度在1.4~1.6厘米。菇盖3~4厘米的一刀两片,4~6厘米的两刀三片,6~8厘米的三刀四片。

B.脱水干制干制分晒干或烘干两种。按菇片的大小、厚薄、干湿程度分别摆放在晒帘或烘筛上。机械脱水的温度,以40℃起烘,50℃~60℃烘干。晒干的,以一次晒干为佳,晒至半干时,翻动和并筛,如一天晒不干的,应及时收回摊放室内,翌日再晒至干。

(3)分级包装 干品按外观特征分为四个等级。一级品菌片白色,菌盖与菌柄相连,无破碎、无霉变和无虫蛀。二级品菌片浅黄色,其他规格与一级品同。三级品,菌片黄色至褐色,其他规格与一级品同。四级品,菌片色泽深黄色至深褐色,允许部分菌盖与菌柄分离,有破碎,无霉变和无虫蛀。

干品按等级用塑料袋分装,热合封口,再装入纸箱内,每箱装5~10千克,箱内要放防潮纸及干燥剂,及时外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