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活条件
2025年09月26日
(四)生活条件
1.营养
野生牛肝菌与栎树、松树共生。在试验条件下,菌丝体生长所需的碳源物质,以葡聚糖、淀粉、果胶效果最好。氮源物质以天门冬酰胺、谷氨酰胺最好,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次之,不能利用苯丙氨酸、蛋氨酸、脯氨酸和色氨酸。子实体的形成以果胶和乙醇为最佳碳源,以丝氨酸为最有效的氮源。硫酸镁和磷酸钾是可利用的矿物质元素的来源。
2.温度
菌丝体生长阶段的温度为18℃~30℃,适温24℃~28℃。子实体形成温度16℃~24℃,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子实体形成。土层的温度高于28℃时对子实体发育不利,低于12℃则不易形成子实体。
3.湿度
菌丝体生长阶段,土壤湿度以60%左右为宜,降雨集中或时间过长,土壤含水量过大,则不利于菌丝体的生长,时干时湿对菌丝体生长最为有利。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有较多的降水量和较大的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以80%~90%较好,时雨时晴或白天晴、夜间雨最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各产地子实体发生盛期,大多是一年降雨量较集中的6—8月份。
4.光照
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原基分化和子实体发育,需要一定散射光的刺激,但在阳光直射处很少见到子实体,所以牛肝菌一般多发生在荫蔽度在70%的林地内。
5.酸碱度
子实体生长较好的土壤pH5.6~6.5。菌丝生长pH4.8~6.5,以pH5.6~6最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