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政策制定动力因素模型再建构
2013年,著名导演郑晓龙在首届网络自制论坛上明确表达了想做网络互动剧的意愿,他提出“将来网络剧要是走到互动剧阶段,电视台就无法跟你竞争了”。2019年1月,腾讯视频推出了迷你互动剧《古董局中局之佛头起源》,故事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鉴宝大师许一城为了保护国宝玉佛头,和徒弟小天勇闯古墓的故事。这部剧的亮点不在于古墓探险,而在于观众可以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决定剧中人物的行为,进而影响整个故事的发展走向。比如在打开古墓石门的部分,观众可以选择向左转还是向右转,向右转石门会直接打开,向左转则会引来徒弟的碎碎念。
这种将游戏互动与电视剧观赏结合的方式是“互联网+”时代赋予电视剧的新的叙事、美学和产业形态,是电视剧从政府走向观众,又从观众走向用户的一种途径,也是电视剧政策制定的新增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重新建构了以下电视剧政策动力因素新模型(见图2.3)。

图2.3 政策制定及其影响因素新模型
在这个电视剧政策制定的新模型中,我们要重视政策制定中的三个新因素:用户、互动和科技。
电视剧政策的制定要格外重视用户,大众传播的路径要逐渐向分众传播路径转移。一方面,不同地区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电视剧发展政策。比如北京可以利用财政资金对金融机构、社会投资机构参与影视业发展的撬动作用,实现投融资全过程联动衔接;上海可以利用自身海派文化的独特性,利用专项资金,加大对产业载体建设、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打造海派影视文化圈。
政策要在满足多种类型化发展方面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开阔电视剧产业的类型化之路,以满足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教育水平观众的观影需要。用户意味着对观众群体的精确划分,是电视剧政策走向定制化和专门化、专业化的必经之路。毫不夸张地说,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制作出种类多样、题材丰富的电视剧与其说是未来电视剧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不如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不同于其他商品,对电视剧的消费并不会消耗电视剧的使用价值,用户占有的只是电视剧呈现出来的虚拟精神价值。而虚拟精神价值的建构往往与用户的自身经历、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等自身属性密切相关。用户将自己投射到定制化的电视剧中,其实是暂时逃脱了现实环境的枷锁,去体验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白日梦,有种代偿满足感。定制化电视剧充当了缓解用户压力、愉悦身心、体验人生的角色,是整个社会重要的“解压阀”,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电视剧政策制定的动力之源。
互动是电视剧政策制定保持动态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从政策制定及其影响因素新模型可以看出,相较旧模型而言,新模型的互动性体现在整个电视剧政策的制定系统之中,无论是用户与输出、用户与黑匣子、黑匣子与输入,还是黑匣子与输出都建立了全局性的互动网络。这意味着电视剧政策制定预设的每一个议程信息都能在流动中实现充分触达,同时在信息的流速上避免了无法及时送达而出现“被沉默”的现象。
此外,科技也是实现互动的重要环节,是需要政策和产业双向扶植的重点。同时,科技的进步也存在反哺电视剧政策和产业,比如VR与影视的互动,使得影视与游戏深度融合,不仅打破了行业之间的壁垒,延伸了影视的产业链,同时形成了更具参与性的影视媒体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