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IP实现电视剧的类型复合与极化

一、网络IP实现电视剧的类型复合与极化

关于IP的商业运作向来常见,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实现了信息点对点的传播,进一步加速了“新IP经济”的形成,即拥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以BAT为代表)一方面拥有“网生代”庞大的受众群体;另一方面不断生产、购买供养该群体的文化资源,以某一IP为中心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建立与完善,最终将文化资源变现。这就是当下大行其道的IP运作,已逐渐成为文化产业的一种趋势和洪流。正因如此,大量的经济资本涌入网络生产领域,通过建立娱乐化产业链,日益形成了影视制作方和观众之间的互动消费市场。其中,IP文化资源主要以亚文化形态在纸质媒介、电视、电影等小众圈层中“流通”,最终实现力量的汇聚,进而令不同媒介的观众层相互破圈。其中,视频网站作为文化资源转换率较高的生产转换空间,可以容纳不同艺术形态的IP文化资源,而网络剧处于视频网站的核心文化内容生产层,能够促进不同媒介间顺畅的语义流通和内容转换。正因如此,IP的经济逻辑在网络剧生产中尽显威力。同时,庞大的IP资源带给网络剧的是连贯的、具有多样性的题材样式与类型复合资源。

根据图3.5的网络剧各类型IP改编剧数量来看,2017年相比于2016年,IP改编剧的类型数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和递进。与传统电视剧类型表现单一不同,总体而言各类型IP改编剧的题材更加多元,复合化的题材样式是网络剧类型化的创作趋势与目标,因此电视剧类型得到不断的开拓与更新。例如“偶像”+“科幻”+“悬疑”网络剧《颤抖吧阿部之朵星风云》《双世宠妃》《青春最好时》《我与你光年的距离》。“悬疑”+“涉案”网络剧《美人为馅》《寒武纪》《无证之罪》《白夜追凶》。此外,“玄幻修真”“侦探推理”“奇妙幻想”等也成为当下网络剧的热门类型题材。这样抽取不同类型剧中的元素,重新组合排列,进而形成较为统一的故事世界的方式,使电视剧创作具备了全新的叙事修辞能力。

此外,2017年一些有着制作精良的画面、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的“超级剧集”,如《河神》《白夜追凶》《你好,旧时光》《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挖掘出类型题材的另类表现方式。《你好,旧时光》摆脱了青春剧的“伤感怀旧”,用温和、客观的校园生活还原一代人的校园记忆;《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则是将带有漫画“蠢萌”气质的人设注入男女主角的性格、行为之中,深受“网生代”“二次元”观众的追捧。这种将青春偶像剧做到极化的策略,使剧集类型系统不断更新的同时,也探索着网络剧全新的艺术创作形式。从2016年到2017年,IP改编网络剧所占比重继续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部分因为优质的摄制水平,实现了高收视率与高口碑的双丰收。其中,《白夜追凶》因其能与国外烧脑悬疑剧相媲美的故事情节、叙事线索,成为网络优质“超级剧集”的代表,走出国门,输出国外。以上足以说明,网络剧正在利用优质的IP资源和原创的故事内容,走精品化的“超级网络剧”之路,并努力脱离电视剧供大于需的市场窘境。

图3.5 2016与2017年各类型IP改编剧数量[8]

在图3.6中,2016年和2017年网络剧各类型数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同时各类型题材的市场占比也较为均衡、平稳,除“都市生活”数量占比较大外,“奇幻妙想”“侦探推理”“惊悚悬疑”等类型数量也在逐年提高,且不仅网络剧的数量持续扩大,网络剧的制作水平也明显提高,其中27部网络剧豆瓣评分均值6.4分,这一平均水平已经高于台播剧的平均分。随着网络剧的不断发展,制作门槛低、生产成本低、内容体量小的“作坊式生产”标签逐渐被淡化,若干优质网络剧的出现正在宣告网络剧时代的到来,网络剧正向精品化、类型化方向崛起。

图3.6 2016与2017年网络剧各类型剧数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