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屏观看到多屏互动的观看行为

一、独屏观看到多屏互动的观看行为

互联网全方位的海量资源成为重新整合广播电视产业的革新力量,一方面使得视频网站得以迅速崛起;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传统电视台的内容整合升级。“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存在”,[7]以传统电视台为代表的旧媒介生态圈,和以新媒体为支撑的视频网站两者在相互竞争、合作中深化各自的平台属性与产品内容,这种竞合以互联网为纽带发挥作用。

电视剧的平台迁移是建立在跨屏机制基础之上的,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大大小小的互联网智能终端设备的出现,颠覆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电视收看模式,为电视剧的收看提供了更加私密的空间,成为互联网平台发挥个性化电视剧推送优势的物质前提。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根据用户偏好统计,移动视频平台针对不同用户推送差异化类型的电视剧,使观众对电视剧的注意力回归,改善了传统电视播放中,电视剧沦为“背景音乐”的命运,提高了电视剧的有效收视率。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跨屏幕、超时空的资源共享与产品整合,将电视剧推送到个性化的移动终端,最大限度地覆盖了多维受众,改善了传统电视剧播放题材类型集中的状况,促进了电视剧创作全方位创新。在多屏联动的机制下,电视剧的长尾效应发挥了作用,边缘性话题走进大众视野,小众题材电视剧迅速崛起,满足了观众的不同兴趣需求,“长尾”剧集逐渐转变为“热门”。其中,悬疑题材就成功发挥了“长尾”的作用,实现了小众题材的“破圈”。作为网络视频平台的头部力量,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纷纷布局了自己的悬疑剧系列:爱奇艺的迷雾剧场以《十日游戏》打头阵,《隐秘的角落》《非常目击》《在劫难逃》《沉默的真相》依次接棒;优酷则另辟蹊径,对准“她悬疑”,推出了《刺》《女孩们在那年夏天》《白色月光》;腾讯视频悬疑剧储备略显不足,虽没有推出相关剧场,但《摩天大楼》也成为其“破圈”试水的成功之作。

通过互联网连接起的多重屏幕仍然受到网络快节奏接受方式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视剧由大体量、多剧集向小体量、少剧集转型,“微剧”成为电视剧创作的新潮流。据国家广电总局数据统计,2016年以来,电视剧平均集数始终保持下降趋势,虽然总体平均集数仍保持在40集以上,但电视剧向短剧转型的趋势不可忽视。尤其是近几年各头部视频网站推出的众多高品质、好口碑的网络剧平均集数整体较少,《沉默的真相》《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我是余欢水》《不完美的她》等精品网络剧集数均不超过25集,契合了当代观众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收看习惯。网络剧向“微剧”的成功转型,对传统电视剧制作起到了示范作用。2021年播出的电视剧《山海情》用短短的23集收获了广泛好评,同时,该剧在网络视频平台的播出也获得了超高的点击率和话题热度。以互联网为中介的多屏互动,不仅改变了传统观众的收视习惯,也影响了电视剧的制作模式,对电视剧产业链的更新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电视与网络的联动,大大提升了电视剧的到达率,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激发了电视市场的活力。同时,网络平台为进一步做到差异化生产,纷纷推出自制剧,让观众在多屏切换中感受着内容供给的爆炸式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由于媒介属性的差异,网络视频与电视台在跨界合作的内容层面难以做到无缝连接,但随着平台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加之网络剧创作逐渐走向精品化,网络剧与电视剧之间的流动性增强,网络自制剧反哺电视平台渐成趋势,《延禧攻略》《蜀山战纪之剑侠传奇》《最好的我们》《春风十里不如你》等优质剧集在跨屏传播中都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和口碑。总之,由独屏到多屏、单一到多样的观看模式转变成为台网融合语境下电视剧产业的全新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