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平台迁移,网络平台收视率应被重视
2004年,中国第一家专业视频网站“乐视”正式上线,开启了网络视频的新纪元,此后土豆网、56网、PPS、PPTV、6间房等视频网站相继成立。在早期法律制度并不完善的网络环境中,相比传统电视台,抢先试水的视频网站具有极大的资源自由度与用户吸引力,在时代发展的必然中获得了大量网民的普遍关注。在巨额利润、市场需求以及从业者挑战新事物的激情的引导下,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也纷纷注资视频领域,一时间国内视频网站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于2006年呈现高峰发展的态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07年底,网络影视观看比例达到76.9%,位居所有网络应用第三高的位置,有1.6亿人(网民总计2.1亿人)曾经通过网络欣赏过影视节目。[8]而在2009年,一直存在于视频网站之间的版权纷争与不良资源竞争问题愈演愈烈,“广电总局发起了‘整顿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整顿行动’,关闭了三百余家违法违规的视听节目网站”,[9]疾速发展的视频网站行业自此被迫调整了步伐,开始主动寻找理性竞争、互动合作、长远发展的突破口。
2010年以来,经受了行业整改与市场考验的各大视频网站,酌情进行了上市、并购、业务拓展与整合等各种尝试,被称为“互联网行业三巨头”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开始正式进军影视行业,以雄厚的资本掀起了视频网站发展的新浪潮。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土豆等龙头视频网站牵头,深化实施“内容自制战略”,将资金从争夺版权转而投入影视自主创作中,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网络视频资源,也为之后获得可持续资源创造了更多空间与可能。最重要的是,各大视频网站自制战略的有效实施,促成了网络自制电视剧的蓬勃发展。“根据骨朵传媒(国内专业的网络剧数据分析营销平台)的数据,2014年是网络自制剧元年,全年制作网络剧多达205部,已经远超2007年到2013年间网络剧的累计制作量169部;2015年前8个月,全网共计上线网络剧225部,共计获得点击量130亿次,已经超越了2014年全年的点击量(125亿次)”。[10]网络剧市场一派繁荣,对传统电视台在内容创新、资源引进、争取收视率等多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根据《2017网络原创节目发展分析报告》数据,“2017年新上线网络剧206部,总播放量达833亿次,与2016年上线141部网络剧播放量总计319亿次相比,实现了大幅度增长”。[11]2018年,网络剧上线数量增至218部,“根据2018年网络剧发展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有近60%的受访者会选择在爱奇艺、腾讯网、优酷网等一线视频网站观看节目”。[12]
除网络自制剧外,电视台输出到网络平台的电视剧也是网络视频用户的重要收视对象,尤其在“台网联动”后,电视剧台网同步播出、先后播出已成趋势。因为移动终端的普及与变革,网络收视方式不仅打破了电视台播出/观看模式的时间限制,为受众提供了“随时随地”的时空环境,还营造了具有群体针对性的网络社区和虚拟社交环境,网络用户在线上观看电视剧的同时,还能够获得社交等其他方面的心理满足。“2008年至2015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由2亿人迅速增至4.61亿人”,[13]截至2018年12月,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6.12亿人。[14]电视观众从体验网络视频到自然而然地过渡为习惯“追网络剧”,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显得极为水到渠成。
现阶段视频网站如此惊人的播放量和广泛的受众影响力,足以对目前电视台收视率调查结果的公允性提出质疑,网络综合收视指数α作为电视剧收视情况评价的参考因子,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收视调查实现意义,从现实情势上看,也将是今后电视剧市场相关数据调研的主要参考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