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众筹”挑战新投资模式
在融合互联网之后,我国电影行业的投资来源不仅增添了互联网公司这一支,还多了另外一个重要来源——众筹。互联网时代带来了网状的传播形态以及点对点的社交方式,众筹便是这二者最好的体现之一。众筹是一种由发起者向群众或者组织筹资的行为,其主要目的是获得资金以保证某活动、提案、项目顺利进行。相比传统的影视融资方式,互联网众筹方式在提升产业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利用互联网强大的渗透力与影响力,众筹项目能够获得更广泛的关注,扩宽融资渠道的同时能够将社会闲散资金快速集中,减轻了项目发起者的融资压力。对于刚刚进入影视行业的创作新人而言,众筹解决的不仅仅是项目启动资金这一最大困扰,更重要的是为其提供了开始创作的机会,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影视产业的创造性生产。另外,众筹还为影视制作者提供了一个接触观众、剖析市场的机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制作者能够看到作品对公众的吸引力,还能从与支持者的接触中提前获取潜在的市场反馈,这既是一种前期宣传,也是一种市场调研。
2011年7月,我国第一家众筹网站“点名时间”上线,致力于开展文化创意类众筹;同年9月上线的“追梦网”,其投资项目虽涵盖影视领域,[25]但在初期,其国内的众筹项目大多服务于创业者、小型企业的项目,影视领域只有部分微电影得到了众筹支持。直到2014年前后,互联网影视众筹才开始真正进入发展期并迈入公众视线。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百度相继从影视产业切入众筹,截至2014年末,影视众筹平台新增16家,超过前3年的总和,2015年平台增势不减,再增17家,其中包括优酷众筹、聚米众筹等。但是2011年7月至2016年1月间,包括淘梦网、众筹网在内的40余家众筹平台的主要投资方向依然是微电影、院线电影或者网络大电影,只有8部台播电视剧、6部网络剧受到资助。[26]当然,在电视剧成长的几十年间,已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比较良好的电视剧生产机制,但电视剧众筹形式还未被大众普遍接受。网络剧的蓬勃发展为互联网电视剧众筹提供了良好的培育基础,“众筹拍电视剧”依然值得我们期待。除了公益众筹之外,一般的众筹项目在盈利后都会回报当初的支持者。互联网影视众筹的回报对象基本上以广大互联网用户为主。除了经济回报,还会附赠影视项目的周边产品,如电影首映票、主演签名海报、剧中同款纪念品等。甚至动画电影《大鱼海棠》(2016)还在片尾展示了4千余名众筹者的姓名,纪录电影《二十二》(2017)众筹名单展示时间更是长达3分钟,观众充分感受到了影片制作者对筹资参与者的尊重和感谢。
众筹平台的推出一方面可以增加影视剧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为影视剧制作者了解网民对于作品的兴趣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众筹剧中常会出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功案例,成为小众题材出圈并打破圈层审美的利器,为中小成本网络剧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对于消费者来说,参与众筹不仅让普罗大众参与到影视生产、投资、接受回报的过程中来,主动选择内容生产还能够发展成一种理财方式。不过目前,中国众筹行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局限。根据《中国众筹行业发展报告2018(上)》,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共上线过众筹平台854家,其中正常运营的为251家,下线或转型的为603家。[27]可以看出众筹行业的发展并不稳定,并且以众筹方式投资的电影也存在很大风险。不过随着互联网众筹模式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这样的影视产业“增量”方式会愈发成熟,并找寻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促进影视行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