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融合,合理利用现有评分机制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电视剧质量评价模式有电视剧播出效果预估模式和电视剧质量评估模式,即播前和播后评价体系。[22]播前评价主要由电视台、电视剧研究机构组织进行,其考核标准的政治、经济导向性较为明显,而人们普遍关注的电视剧评价通常指电视剧播后评价体系,相对而言具有更多元的评价角度,也更依赖普通观众的审美需求。目前,电视剧播后评价的数据化主要依靠观众打分来实现,比较受观众欢迎的电视剧打分平台有豆瓣、时光网、知乎等社区网站。豆瓣作为较为权威的综合平台,“截至2018年年初,注册用户达1.6亿,月活跃用户近3亿”,[23]相对而言具有较大的用户数据基数。豆瓣以1~5星作为评价等级,将5个等级的评价人数与参与评价的总人数进行百分比计算,进而按照加权平均数算法(∑{星级×该级别打分者比例}/5)得出某电视剧的评分,与传统观众满意度调查相比,在数据扩大与计算方式科学化方面都有所突破,因而成为当下观众比较信任且依赖的参考指标之一。
但是豆瓣的打分机制也有比较严重的缺陷。例如,从用户群体特征而言,豆瓣用户大多为网生代青年人,对偶像剧、网络剧、IP改编电视剧更为热衷,某些受众定位中年化或低龄化的电视剧在豆瓣上的关注度较低,并不受主要用户的青睐,该类型剧目的评分可能因为受众层的不匹配而失准。对某些知名度较低的小众电视剧,一旦参与打分的总人数太少,其分值结果将出现两个极端——太高或者太低,很大程度上影响观众的选择与良好口碑的建立,例如粉丝自制的动画番剧《我的三体》,在豆瓣上2 777名用户综合评分为9.5分,获得第3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的《白鹿原》,在豆瓣上59 510名用户评分为8.8分。[24]现代观众以如今的艺术审美和技术要求,对年代久远的电视剧进行不断地评议刷新,导致当时的经典剧目打分下滑,甚至出现评分低于某些流量作品的情况,例如2017年某用户评价1986年的经典电视剧《西游记》为“特技粗糙”,[25]显然忽略了技术背景差别和艺术审美的时代变化,因此评价数据的有效性应该被重视,评分也应当具有时效性与约束力。过度营销虽然提升了电视剧的知名度,却也同时失去了精准定位受众的优势,将不属于该剧目标用户的观众也一并纳入评价主体范围,很有可能会过分抬高或者故意拉低整体评分,观众对豆瓣评分可能存在的“水军”“买评价”“刷分”等弊端提出了质疑,这也正是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要全力克服的一大难关。
除了社区网站,目前各大视频网站的电视剧打分系统也初见规模,几乎各大网站都具有自己的评分体系,评分结果的差异性也比较突出。目前,优酷、爱奇艺、腾讯作为视频网站行业头部,三分天下,分流了大多数的网络视频用户,其用户样本相对而言较为丰富,且部分电视剧的评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不同平台的评分也存在一些偏差。例如,在三大平台同步播出的电视剧《海上牧云记》,截至2018年10月17日,优酷评分7.8分,腾讯评分8.2分,爱奇艺评分7.4分,三家平台评分差距较大,可能是因为各自具有不同的评分标准,也可能与主要用户群体差异性有关。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对这三家视频网站的打分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优酷平台打分偏高,主要通过热度、新鲜度、用户行为、消费趋势等因素进行衡量;腾讯分数是综合平台热度、评论数、赞踩数和豆瓣评分而来;而爱奇艺既不参考播放量,也不参考豆瓣评分,仅通过用户打分、顶踩量进行综合计算,相对来说更有独立性意义”。[26]如此一来,对于观众而言,某平台的评分标准只适用于在该平台内部进行对比,当优酷的某电视剧的评分脱离了优酷评分体系时,腾讯和爱奇艺的评分体系将失去参考价值,失去自身所匹配的参考系,也就是说,一旦将腾讯自制并独播的电视剧与优酷自制并独播的电视剧进行分值对比,其结果必然是无意义的,这也从侧面体现了目前真正科学且普遍适用的电视剧评价体系的严重匮乏,以及建立新型评价体系的迫切需求。
同样,视频网站的打分也有“水军刷分”的问题,但是较为成熟的网站已经开展了“反盗刷”行动。爱奇艺在2017年公布了视频内容的播放量计算标准,并搭建出100人的“反作弊团队”。[27]2018年9月,爱奇艺宣布正式关闭全站前台播放量显示,今后将逐步以内容热度代替原有播放量。[28]从爱奇艺对网络平台播放量的严格把控与计量转换开始,行业对于电视剧评价方式的整顿意识已经觉醒,恶意刷分问题也会随着平台账号的规范化而得到改善。视频网站评分环境的改良,对推动电视剧整体评分机制的革新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豆瓣、各大视频网站现有的评分机制虽然有一定的缺陷,但无论是观众还是专业的建设团队,都已经开始意识到问题并且着手尝试解决,为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电视剧评价体系提供了有目标与方向的进步空间。而现有评分机制在实际操作上也有不少优点和可参考价值,以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的原则进行发展,将进一步完善未来的电视剧评价体系,得到更精准的网络平台评分结果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