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媒体再生产与战略营销

二、网络新媒体再生产与战略营销

在“互联网+”时代,电视剧粉丝不再是电视剧传播的终点,而是一个节点。他们既接收信息,也在制造和传播信息,每个粉丝都是一个自媒体。[34]电视剧粉丝甚至可以利用视频剪辑软件,将下载好的电视剧集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剪辑,并把精彩的部分拼接起来,最终将多集电视连续剧做成一个几分钟的微型短剧,网友们称之为某电视剧“Cut”。例如,在B站(Bilibili)上,有大量网友上传热门电视剧的Cut。有些Cut以关键剧情或经典片段的拼接为主,有些以剧中某人物角色的行动为核心,有些以剧中受观众喜爱角色的感情线为线索,甚至有网友利用原有电视剧素材创作情节完全不同的Cut。虽然大部分Cut的制作初衷都是网友的个人娱乐,但是在传播过程中,其他网友接受了在原剧基础上被再次风格化创作的短视频,就此而言,Cut成为观众自发进行的对电视剧内容的再生产。在短视频成为主流娱乐方式之后,短视频应用成为其主要传播平台,涌现出若干以影视剧Cut为主要内容且辅之以讲解的短视频UGC。海量的剧集资源让人无从选择,而B站、A站等弹幕视频网站包括短视频应用对年轻人的影响颇为深远,许多电视剧潜在受众很有可能是在观看了其他网友对某剧的多角度Cut后,才对原有电视剧产生了兴趣,这对提升原有电视剧的收视率和口碑而言,可以说是另辟蹊径的好办法。但随着版权监管的不断规范,这种方式将受到严峻挑战。

电视剧字幕是观众与电视剧深入交流的另一窗口。虽然野生网络字幕工作一直以来难以逃脱侵犯版权的问题,但是在过去的十余年里,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无偿提供字幕翻译的业余爱好者,网络用户才能欣赏到来自海外的各大热门美剧、韩剧、日剧、泰剧等。这些字幕组的大多数成员都是乐衷于影视剧的“剧迷”,他们对字幕翻译有着极高的热情,并且对国内外的语言文化有着较为深入的理解。因此,在外语转换为中文的过程中,字幕翻译者加入了充沛的情感,在直译与意译之间灵活扭转,许多民间字幕组翻译的内容甚至比原本的外文字幕还要精彩有趣。同样,我国不少定居海外的华人同胞、在海外留学的精英人士加入了字幕翻译行列,国外的字幕网站也早已开始研究我国的电视剧。例如在美国影视字幕网站VIKI上,“中国电视剧”的分类属于亚洲电视剧的四大分类之一,涉及剧目多达620部,从事酒店市场工作的波兰人Maja建立了名为“gone with the shirt”的字幕组,目前已经翻译了包括《芈月传》《琅琊榜》《无心法师》《云中歌》等在内的热播国产剧。[35]在VIKI搜索排行位于前列的国产剧包括《琅琊榜》《盗墓笔记》《伪装者》等,《甄嬛传》《琅琊榜》等现象级精品剧目有十余种语言版本,播放时可手动选择。[36]在海外字幕组的二次创作之下,更多的国产电视剧走出去被世界观赏,同时也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大助力。

在“互联网+”语境下,发行商越来越注重市场反馈与受众体验,电视剧的生产与营销互相渗透,利用品牌与口碑优势创造了更大的利润。《花千骨》之所以能够成为现象级电视剧,与其面面俱到的网络营销大有关联。该剧播出期间屡屡主动创造机会与粉丝观众互动,开播前免费地为粉丝提供高清片花的下载链接。播出期间,剧中演员“杀姐姐”还做客优酷与网友弹幕聊天,观众风趣幽默的吐槽反而令该剧话题度飙升。《花千骨》营销团队还十分善于建立话题机制,其官方微博推出了“直播随手拍活动”,只要观众拍下正在电视台直播的《花千骨》电视剧画面,并以相关话题标签发布微博,就有可能获得主演的签名照。[37]因此,该剧播出期间多次登顶微博热搜、头条榜单。而在电视剧《花千骨》大结局仅一周后,慈文传媒联合爱奇艺紧接着推出了网络剧《花千骨2015》。这部网络剧被称为电视剧版本的番外篇,重新选取了题材元素,从原来的古装仙侠变成了现代穿越剧。新剧虽然建立在原有的人设和部分情节之上,但为观众制造了足够的新鲜感,受到媒体和观众的高度关注。与其他电视剧续集模式不同,《花千骨2015》与西游记等大IP的营销方式类似,两部独立的电视剧作品互相借势,几乎同时覆盖了电视台和互联网两大播出渠道,二者彼此交换固有受众却能共享营销成果,慈文传媒这一战略性部署可谓是非常成功。而电视剧生产的供给侧改革依然要以内容创新为核心,无论是“二次创作”还是“二次营销”,其前提都必须是丰富的电视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