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 第6卷》简介
《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 第6卷》这本书是由.徐林祥主编创作的,《百年语文教育经典名著 第6卷》共有147章节
1
总序 百年语文教育研究的历程与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路向
徐林祥 中国语文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华夏文明的诞生,口头语言的出现,便有了最初的口耳相传的语文教育。殷商甲骨文出现后,便有了文字的认读与书写,随之产生了...
2
导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学国文教学研究
赵志伟 收入本卷的是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的两本有关国文教学的论著,分别为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江苏省扬州中学的前身)的张震南等几位教师撰写的《中学国文述教》和王...
3
中学国文述教
张震南 王范矩 范耕研 李 荃...
4
自序
(一)本书所述,咸同人等在扬州第八中学校时所试行者也。其时校中正拟编印《丛刊》,分述校事,中有《国文之部》,本书特其中之一篇耳。会校中改组,编成之稿,皆不果印;...
5
总说第一
述者曰:居今日而言教学国文,其难盖十倍于他科矣。不学如同人而从事焉,斯科之缺憾也。以目的言:昔之塾师,闭门课业,无在而非国文之事,用力专而笃,时间又十倍于今时,...
6
范文第二
一 天下有习为之而不知其所持之已狭者,其惟学校之于范文乎!吾闻有沉涵典籍而出其所获以为文者矣,未闻终朝埋首以讽诵前人之宿作为事者也。盖文不徒为,贵有其本。即如一...
7
作文第三
一 吾人对于国文之练习、考查,皆依据所授教材之性质,分别施行。故文字学以识文字,文法以明规律,札记以广学识,皆于国文一科,冀收培本之效。作文亦练习之一种,所以使...
8
四
改文。同人对于改文之意见,约举之有下之各要点: (一)能存者即存之,不事多改。 (二)内容方面,视前定标准以判存削(四条见前第二段末)。 (三)误字标出,使各自...
9
札记第四
一 自后王以科举皋牢一世,而学问降为功利之饵,其有之,必豪杰之士出乎其类者也。异哉!今科举已罢,而犹有贱丈夫喷其毒焰,肆其口说,以便其私,直不欲使学者知学问为何...
10
文字学第五
一 中国文字,变迁既屡,古籀篆隶,久失根底。沿流溯源,考其精微,非经学专家,莫能明辨。是以通达者诋其琐碎,苟简者恶其艰深,致令兹科,列与专艺,初学小生,无心窥践...
11
四
次说第三四部——关于文字学之学说及其历史。 文字学之学说及其历史者,一则明其统系,一则示以变迁,前已略述其内容矣。盖仅识各个之文字,而不明学说,则将散漫而乏友纪...
12
余论第六
上来所述,关于此科之教学实况,略得都要。虽然,未足以罄同人之所怀也。其或思潮所涉,不关经验,或偶有注意,未立专章者,胥将于此章详之。命曰“余论”,以非本编中坚之...
13
附录
六年内国文科教学状况经过概略 李荃 荃案此篇系前在八中时为《国文部校刊》而作,粗陈梗概而已,不足录也。兹者王、范、张三先生编纂教授实况,命曰《述教》,而颇以无...
14
中学国文教学概要
王森然 编...
15
梁序
在今日学校各项课程之中,最为重要者,固属国文,而同时教授最感困难,教师最感缺乏,学生除有生性特别嗜好外,最感觉干燥而无生趣者,亦惟国文。此其原因:第一因各项科目...
16
自序
教学方法必须适合于学校里实际的情形,这是任何人不能否认的。可惜富于经验的国文教师,多不肯讨论新理论、新方法,单靠几个高唱新理论的人,他们自己又不能完全了解学校教...
17
例言
一、做国文教员,事实上不但使我不能不随时随地研究、参考、讨论,而且不能不随时随地改革、变通、修正。著者六年来研究中学国文教学问题,慢慢地积成了许多片段的讲义,零...
18
第一篇 绪论
我国自从树立文学革命旗帜以来,中学国文教学问题,就成为必须研究讨论而急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十余年来,关于此种问题的著作,如雨后春笋,秀蔚丛生(为阅者方便起见,将...
19
第一章 国文在教学上的价值
国文不过是教学课程中之一科,按各科教学法都待研究,国文的教学,有何理由可以要求读者特别注意?要知一国的言语文字是国民思想感情所由传达的媒介,一国的文学是国家精神...
20
一、个人方面
1.是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2.是发展精神生活的需要。 因为个人的生活,在自己一方面,不能不有表示思想意念的要求,不能不有表示知识经验传达的要求。在社交一方面,所...
21
二、社会方面
1.是社会生活巩固的需要;2.是社会生命永久的需要。 一个社会里群众情感生活的流通,与思想精神的一致,为群众精神团结的根本。情感所以能流通,精神所以能一致,非有...
22
三、国家方面
1.是国家组织的需要;2.是国家存在的需要。 许多民族合为一个国家,这国型成立之原因,即基于文化之调和,而语文实文化中最大最要之一端,国与民之连锁即全赖乎此。国...
23
四、世界方面
1.促进世界联合的需要;2.完成世界创造的需要。 青年奋迅的生命,热烈的情感,要他们燃烧起来,使他们为世界的民众而努力。世界人类联合的智识的灌溉,世界人类同情的...
24
第二章 国文教师的责任
我读了《南洋大学学生生活》上一篇《国文堂上的写真》,和后面附有挽天君一段在天津高工、唐山大学读书时国文讲堂上的情形,《清华生活号》内《课室生活里的国文课》诸文之...
25
一、教师与学识
这项可分两层:一属于本科的学识,一属于本科以外的学识。担任国文的人,对于国文范围以内的学问,固然要充分地储备。就是对于国文范围以外的学问,也不能不多方涉猎。因为...
26
二、教师与人格
我总觉得教育界生活的人,比其他各界总要有点分别。无论教哪一科的人,对于这“人格”两字,都得要留意。尤其教国文的人,对于这两个字格外要注意。因为国文一科,除了文字...
27
三、教师与教材
国文一科在“五四运动”以前,自初小以至大学,都是用文言教材,单就中等学校国文教材论,不外《古文辞类纂》《昭明文选》《经史百家杂钞》《唐宋各名家诗》,这些词章、训...
28
四、教师与方法
桑代克[1]说:“现在的教育是野蛮的,是呆滞的,对于未来的新时代的精神,不但不能迎合,并且要加以防止。所以现在急需一种良好的教育,将这些谬误困难除去!”这是何等...
29
第三章 国文教学的主张
...
30
一、自动的教学
我们这旧毒灌输最深的教育界,要想改革,先应该经过一番最大的破坏,才能谈到建设。我国的教育是受了日本的影响,教学法纯粹取装罐头式的。一桩桩一件件地装进去,还照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