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教材编制的条例和说明

八、中学文言文教材编制的条例和说明

(一)凡所选教材,宜一例加新式标点符号。

(二)凡所选教材,宜一例划分段落,以醒眉目,每段起首,都须另行誊写,且首字必低二格。

(三)一切附注附记,仿西洋书籍体例,用小字附注在每页正文下面。

(四)教材中如需参考其他书籍,仅附记应该参考的书名和篇章,而不录全文,以增进学生自动研究的能力。

(五)教材从善本或名家刊本翻印。若是数本并行,文字略有不同处,就择善而从。并可选用古善本,校勘异同,订正脱讹,注明某本作某字样。

(六)整理逐日所讲的事项,另编成参考书一部,与选本分订。选本供学生诵读或阅览,参考书供学生复习或自修时的参考。

(七)参考书于注释外,不录一切评语,理由与语体文中同。

(八)参考书中注释的范围,除与语体文中相同者外,应有详明的序跋,如:

本书的历史——应述“古今文”的公案。

本书的价值——应指出它的文学价值。

(九)教材的整理须用科学方法,如《墨子》当然要采用孙诒让[3]《墨子闲诂》本,先作一个墨子的传略,采汪中[4]、孙诒让、梁任公、胡适诸说,再加以考证;次将墨子的学说依科学的分类,如分宗教、政治、伦理、经济、论理等,不妨颠倒篇目的序次,使易了解。至于《亲士》等伪托各篇和《备城门》等军事各篇,简直可以删去。以后再录诸家评论墨子的言论,墨学的传授,墨学衰亡的原因,以及后儒治墨学的著作和评论各著作的优劣。一切措辞,当依中学生的程度,以简洁明显为主。

(十)我们欲创造世界未来的文明,主张中国的学术西洋化,西洋的学术中国化。“输入”“输出”是我们今日两肩并重的责任,所以当指导学生多看书籍,勿限门派,本教材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尽力多选,随教师之所好,任意择授。其余尽可归学生自阅,遇有疑难时,当帮助其解释。遇有讨论之点,当特别提出,以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并可随时指点讨论的错误,或不相干的讨论。

(十一)中国的学术虽精奥难得,然多无范围,无统系,使阅者难寻门径,应该以科学的方法,从事整理,便于研究,披沙淘金,逢山开路,是教学者应负的责任。

(十二)按文言文教材的分配,初中仅作为补充、辅助的材料。希望学生达到的目的,不过:

(1)初中第二年级:

A.思想方面——能领略现代、清代、明末一小段落的思想,稍稍加以整理。

B.知识方面——能了解“考证文”的内容,及文法的基本组织法。

C.技能方面——能读浅显的古代书籍,大概知其内容和形式;能用普通文言发表思想。

(2)初中第三年级:

A.思想方面——能贯通地领略中国近古文学思想之变迁。

B.知识方面——能了解“格调文”的内容,能略知文字上形声义之根本及变迁。

C.技能方面——能读近古的小说、戏曲、诗歌等作品,充分了解其内容和形式。能用文言发表思想,简明而有次序,无文法上之谬误。

高级中学,文言教材居最重要部分,必须植最深厚的基础与技能。希望学生达到的目的。

(1)高中第一年级:

A.思想方面——能充分明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

B.知识方面——能了解“藻饰文”的内容,及修辞学的基本组织。

C.技能方面——能研究古代学术,增加赏鉴文学名著的能力,及创造通顺的文章。

(2)高中第二年级:

A.思想方面——能明了中国民族结合的渊源与往哲优美的人生观。

B.知识方面——能了解“著述文”的内容,并有树立主张、陈述意象的专门学识。

C.技能方面——对于古代文学能作有系统之研究,及成熟之作品。

[1]孟禄(Paul Monroe,1869—1947),美国教育家、教育史家,1915—192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曾先后访美中国、菲律宾、日本、土耳其及南美诸国,1921年首次到中国,与中国教育界人士共同组织中华教育改进社,为名誉董事,并连续六年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副董事长,主要著作有《教育史教科书》(1905)、《中等教育原理》(1914)、《在演变过程中的中国》(1920),并主编《教育百科全书》(1910—1913)。(编者注)

[2]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安徽桐城人,进士出身,为曾国藩幕僚,是“曾门四弟子”之一(其余三人为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后人李鸿章幕府,著名学者、古文大家、教育家,曾到日本考察教育参与创办京师大学堂,并任总教习(未及赴任而逝世)。著有《易说》《写定尚书》等多种著作。(编者注)

[3]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庼,浙江瑞安人。清代学者、教育家,著有《札迻》《古籀拾遗》《栔文举例》《温州经籍志》等。(编者注)

[4]汪中(1745—1794),字容甫,号颂父,江苏江都(今扬州)人,清代学者古文家、教育家。著有《尚书考异》《春秋述义》等。(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