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中国文学史

八、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决不可像现在学校教学的样子,二三万字的教科书,依字解说,加以黑板上的抄录,空费宝贵的时间。我以为应该编一本比较详密的教本,作者的小传(须详注引用何种书籍),作品的代表,作品的评论(须注明何书何人),都应该详细载录,由学生自己预先阅览,教师上课时不过对于该时代的趋势或因果,加以大体的说明或研究。草拟纲要录下:

A.第一时期——从唐虞三代至孔子。

此期重要之文学为六经,经之创作,皆在孔子前,至孔子始完成之。

1.邃古文学之渊源。

2.五帝文学。

3.夏周文字。

4.周之建国及春秋前之文字。

5.孔子与六经。

B.第二时期——从战国嬴秦至西汉。

此期重要之文学为诸子之学术文,董刘之经术文,史汉之记载文,与司马相如之辞赋文。

1.战国文学。

2.秦代文学。

3.汉楚之文学。

4.博士派之文学。

5.贵族之提倡。

6.武帝时代文学之全盛。

7.昭宣以后之文学。

8.经术变迁与文学之影响。

9.二班与史学派。

10.东京之辞赋与诗体。

11.王充与评论派之文学。

C.第三时期——从东汉曹魏至西晋。

此期重要之文学为许郑之经学文,崔蔡之传志文,王褒之骈俪文,建安七子之诗文,与王何等之玄学文。

1.经学文学。

2.传志文学。

3.骈俪文。

4.建安体与三国文学。

5.魏晋老庄学派及各学之影响。

6.太康文学。

7.晋之历史家与小说家。

D.第四时期——从东晋宋齐梁陈至隋。

此期重要文学为声律文与骈俪文。

1.永嘉以后之文学。

2.南北朝佛教之势力与文学之影响。

3.元嘉文学。

4.永明文学。

5.梁代文学。

6.陈代文学。

7.北朝文学。

8.隋之统一及文学。

E.第五时期——唐至五代。

此期重要文学为诗歌、古文,小说次之。

1.唐初文学与隋文学之余波。

2.上官体与四杰。

3.武后及景龙时文学。

4.开元天宝文学。

5.大历文学。

6.韩柳古文学。

7.元和长庆间之诗体。

8.晚唐文学。

9.五代词典之盛。

F.第六时期——两宋至金元。

此期重要之文学为词曲、古文,诗次之。

1.宋文学之大势及五代文学之余波。

2.庆历以后之古文之复兴。

3.黄庭坚及江西诗派。

4.道学派与功利派之文体。

5.南渡后之诗体。

6.宋四六体。

7.宋之词典小说。

8.元文学及戏曲、小说之大盛。

G.第七时期——明清。

此期重要文学为复古派文、考据式文、骈体式文、八股文。

1.明初文学。

2.台阁体。

3.弘正文学。

4.嘉靖八才子及归有光。

5.明之戏曲、小说。

6.清初之文学。

7.康熙文学。

8.乾嘉文学。

9.清代之戏曲、小说。

10.道咸以后之文学及八股文。

H.第八时期——现代。

此期重要文学为语体文及革命文学。

1.“五四运动”以前语体之胚乳。

2.“五四运动”以后语体文之勃兴。

3.国学运动。

4.创造社文学。

5.鲁迅、岂明与北新书局。

6.翻译之初步。

7.革命文学之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