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附表

十二、附表
img

[1]江谦(1876—1942),字易园,号阳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早年赴试,补县学生员(秀才),后肄业于紫阳书院,为南洋公学师范院首批师范生之一。后协助张謇办学,后任通州师范学校校长,曾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创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聘郭秉文、陶行知等名师,1918年因病辞职,后专研佛学。(编者注)

[2]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祜,号畴隐。江苏无锡人,曾任北京京师大学堂及译学馆教习,热心教育、出版等事业,热心医学、佛教,创办医学书局。出版《说文解字诂林》《历代诗话续编》以及诸多佛教典籍,1921年编辑出版《佛学大辞典》影响极大。(编者注)

[3]劳乃宣(1843—1921),字季瑄,号玉初,别号矩斋,晚号韧叟。浙江桐乡人,1971年考中进士,1901年受聘任南洋公学总理(校长)。1903年创办浙江高等学堂,任监督。1904年历任两江总督,李兴锐、周馥、端方幕僚,对于兴学事教,多有赞划,创设“简字学堂”于南京,大力推进文字改革,1908年向慈禧建议推广“简字”(汉语拼音字母)。著有《古筹算考释》《筹算浅释》,编有《宁音谱》《吴音谱》《简字谱录》等,有《桐乡劳先生遗稿》。(编者注)

[4]江声(1721—1799),字䲔涛,又字叔沄,晚号艮庭。江苏元和(今江苏)人,清代学者,著有《六书说》《恒星说》《说文解字考证》等。(编者注)

[5]陈寿祺(1771—1834),字恭甫,号左海。福建闵县(今福州)人,清代学者、教育家。进士出身,主泉州清源书院10年,鳌峰书院11年,以修身励学为教,作《义利辨》《知耻说》《科举论》,著有《今文尚书经说考》《齐鲁韩三家诗遗说考》《五经异义疏证》等。(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