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题的方法
1.题材先取事实,使其叙述,而后及于说明、论辩……
2.题宜随学生环境感遇,随时制作,出于心裁。
3.题文宜显豁呈露,尤以包含兴趣为佳。
4.为学生便于择取经验界较正确、多兴味之思想感触以为发表。可用:
a.一题多解法——名系姑定如“昨日”一题,可解为“昨日的记事”及“昨日说”“昨日的回忆”,甚至以为诗题、小说题皆可。
b.多题法——同时出题数在二题以上,使学生任择其一作之,多予以充分发表之机会。
5.为学生熟于练习起见,宜有多方操练,除命题构思以外,如:
a.听写——教师口述故事后写出。
b.速写——随听随写。
c.讲演记录——此为初步练习应用之法,兼有操练听觉的记忆之功用。
d.问答——令其抽写一部分之记忆。
e.约述——把文章主要的意义,用较简略的文章写出来。
f.写生——描写实际观察的景物。
g.实录——记录参观或旅行的实地状况。
h.日记——通信、拟演说稿、随感录、杂记、小说。
i.互商出题法——在课室内各述最近所注意之事实,及所研究之问题,及讨论某问题之结果,制题练习。此为顺应学生思想已有之发表动机设题法。
j.敷衍法、缩短法——以短文敷为长文,或以长文缩为短文。此使学生从思想根本上,明彻长、短篇之作法。
k.诗译散文,散文译诗。
1.文译白,白译文。
m.英译汉——此使学生了解各种文法、组织之变化,以为练习。
n.以一段文字,抽去紧要虚实字,令学生填补之。
o.以一篇不通之文字——或文理不通而意义尚佳之小说、杂记等——令学生细心改订,不许搀入己意。
p.以一篇文字颠倒其段落字句,令学生校订之。
q.预先指定一书,或一书之一部分——文义不宜高深,要以学生能自行阅看,全无窒碍为度——令学生阅看,即提纲挈领,作一笔记,或加以论断。
教师如窘于出题,平时当体验学生心理及境遇之趋向,随手记录,以为题材,不可临时苦思力索,抄取旧题,塞责了事。且为考查作者自发的思想在各个时期之变迁起见,对于适切学生经验界之题材,每不嫌其重出。如前年已将“夏令作业记”为题,今年不妨再作“消夏记事”,明年更不妨出“述暑期之经过”,因作者境遇、思想,每年必有变化,可以启示作者陆续发表其有系统之思想,兼隐以继续努力勖之。又当出“我所要研究之问题”“我尚待解决之事”等题,以考查学生思想界因经验、才学不足而欲发又止之思想,利其动机,设法为之指助,使作文上得有较大之进步。并当处处指导其勿做空文,勿袭旧说,以重较切实而为积极之诱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