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体文教材的排列
2025年10月24日
二、语体文教材的排列
语体文的排列,我主张采取第二种方法,就是以问题为主纲,以各种不同的文章为内容。例如:
(一)文学革命问题——
蔡元培的《国文之将来》。
胡适的《建设文学革命论》。
钱玄同的《尝试集序》。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二)妇女问题——
胡适的《李超传》。
易卜生的《娜拉》。
罗家伦的《妇女解放》。
戴季陶的《现代女子问题的意义》。
陆费逵的《女子教育之急务》……
(三)思潮问题——
胡适的《新思潮的意义》。
吴康的《新思潮的新人生观》……
(四)人生问题——
陈独秀的《人生真义》。
李大钊的《今》。
胡适的《不朽》。
仲九的《我的人生观》……
(五)哲理问题——
胡适的《杜威论思想》。
高一涵的《“互助论”的大意》……
(六)社会问题——
公展的《社会主义的误解》。
东荪的《我们为什么讲社会主义?》。
周作人的《日本的新村》……
(七)教育问题——
杜威的《现代教育的趋势》。
陶知行的《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
(八)经济问题——
戴季陶的《从经济上观察中国的乱源》。
顾兆熊的《马克思学说》……
(九)科学问题——
周建人的《生物之起源》。
任鸿隽的《何为科学家?》……
(十)劳动问题——
陈独秀的《劳动者的觉悟》。
蔡元培的《劳工神圣》……
我所以主张第二种方法的理由,是因为按文体分类法,适合于从前的总集,而不适合于教科书的编辑,因为它太呆板,太琐碎。程度递增法可以包含在这种方法里。就是问题的次第依单简繁复为标准,而同一问题中的文章,可先教浅近的,次教高深的。国语运动的时间很短,我又不主张采用古代的白话,所以依时代逆溯的办法无应用之必要。采用第二种方法,虽然同一问题而各人的文体不同,各人的思想不同,很可以鼓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了解文艺表现的方法,一方面对于该问题发生深沉研究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