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的教学方法:

四、略读的教学方法:

A.时间——课外读书固然应当注重,但有各门功课迫促,万不能只顾一门国文;在初中时正致力语体文,更无暇致力古书。故略读之时间,是宜于高中,在初中当从略,万不可荒废正课,专门去阅古书。此课之规定,是利用研究正课的富余时间,搜集参考,补助不足的意思。

B.方法——略读的方法,第一贵能择,第二贵能阅。择的标准要与年龄智力相当,要与课外读书时间相宜,要与研究体式相接近,要与读者性情相合。阅与读不同,读在求其精而耐久,阅在多为涉猎而求其宏博。故略读方法,在多,在速,在能了解,应预备的:

1.志疑录——将:

a.不认识的字和不懂得意义的单字和名词;

b.不了解的文句;

c.不知道的史事、典故;

d.不明白的理论和条理

随手抄下。抄下后,自己知道应该去翻什么书参考的,如字典、《辞源》,便去自行翻阅参考,把所觅得的解释,复抄在各条之下。自己不知道应该在哪里去参考的,可请教师逐条指出参考书名,仍然由自己翻阅搜寻。实在找不到了,或是虽然找到了而还是不了解时,教师再直接解释。总之,总要尽学生自己的力量先去作业,不到万不得已时,决不可假手教师——以期培养将来独立研究的基础。

e.阅书时,每完一段,至少要有几分钟的沉默回想——使记忆上得留较深的印象。

f.阅书时最好是和同级的同学互相辩诘;然以不妨害别人作业为限。

2.读书录——须记载下列六事:

a.月日时(即读此书之时日)。

b.书名或篇名。

c.书中之某一篇、某一段,或篇中之某一段、某一节。

d.各篇或各段或各节的提要(把书中的大意和要紧的处所,用自己的言语叙述出来)。

e.摘录——这是把书中要紧的地方,照原文摘抄下来。

f.杂记——对于这书随便什么地方,随时所感觉得的片段的感想——一两句或数十句——都可写入。又在书外参考别书时,所得的东西,也可斟酌写入。

每部书如已阅完,当记载全书或每篇的提要,发抒自己对于全书或每篇的批评,如感想、疑问、理解、驳论、训诂……一并包在内。读书录固然是规定每周缴,但也不必每周缴,惟计算成绩,却仍是按规定周数(学期内应缴次数)计算。某人的读书录是按着教员规定的那本书的时间,分四次缴的,固然他能得四次的分数;但有人能在一周内把四周的一齐做了,教师自然也得给一个相当的成绩。不按次数缴的,须在卷上注明“这是作为X次的工作”,以便评定时考核

3.将所参诸书,作有系统的著作。

[1]爱罗先珂(1889—1952),俄国诗人,世界语者,童话作家。(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