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师与教材

三、教师与教材

国文一科在“五四运动”以前,自初小以至大学,都是用文言教材,单就中等学校国文教材论,不外《古文辞类纂》《昭明文选》《经史百家杂钞》《唐宋各名家诗》,这些词章、训诂、声调之文、词人才子飞文染翰之句,他的价值究竟在哪里?而中等学校竟视为载道之具。没有旁的贡献,只多造了些桐城谬种、选学妖孽。“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运动也跟着新思潮发展长进,有好多中等学校,已经采用了白话文作为教材。一班浅见者流,以为从此文艺有了再生的生命。其实一班实行做白话文的和教白话文的,有许多不是因为在文艺上有价值才实行去做,决然去教,还免不掉如书贾一样的见识,因为时髦才去做,因为时髦才去教。所以中等学校的国文教学,真是五光十色,莫衷一是了。实行纯粹教白话文的也有,实行纯粹教古文的也有,白话文、古文都有的也有,在那里观望徘徊的也有,已经实行教白话文的人,在那里不胜眷恋骸骨、颓然思返的也有,弄得一班青年学者,对于文艺的观念,成了瓮中听琴、瞽者论目了。这种危险,如不赶紧救济,甚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不得不深加注意。

以前的教育,对于教法,主张注入的;对于训练,主张拘束的;对于管理,主张严格干涉的;理想学生的人格,不过是朴实耐劳;未来的目标,亦不过升官发财;教育制度的根本精神即是整齐划一。所以国文一科,崇经尚古,不遗余力。现在教育革新,对于教法,主张自动的;对于训练,主张解放的;对于管理,主张辅导自治的;理想学生的人格,是活泼有为;未来的目标,是接近社会,为改造社会的基础;教育根本的精神,全在自由发展,尊重个性,所以把学生自治看作很重要的事项,极力发张德谟克拉西的精神。所以国文教材亦跟着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的精神,谋学生个性的发展,注意生活的问题……但是请看现在做国文教师的,他的脑袋被旧思想旧礼教腌得腐烂不堪,简直不知道教育是怎么一回事!拿着些竹头木屑、牛溲马勃作他最神秘不过的好教材,简直不是肉食类动物所吃的东西,他硬逼着一群胃弱的学生去吃,这是何等痛心的事?尤其可恨的,将一群活泼泼无罪的学生,按时地打入囚牢受罪的教室里去,将忠孝节烈的案件披开,启庭审判,拷问口供。试问这些办法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连他自己也莫名其妙!这样生活即生活,学科自学科,学科与社会实际生活顶少离开十万八千里!作文都是纸上空谈,实际上谁能应用?无怪学生一见畏怯,虽然照例上课,勉强去学,亦不过是敷衍了事,各自骗骗罢了。因为学生没有丝毫的兴趣,自然就不乐意研究。自欺欺人的教师!教育是自然的,不是勉强的;是自动的,不是被动的;是发展个性的,不是单求划一的;是能够实用的,不是教你拿来作装饰品的!教材更不是随便一件东西,拿来作要物的,应当和社会联络起来,作实行摆渡的职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