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师与方法

四、教师与方法

桑代克[1]说:“现在的教育是野蛮的,是呆滞的,对于未来的新时代的精神,不但不能迎合,并且要加以防止。所以现在急需一种良好的教育,将这些谬误困难除去!”这是何等迫切的话。蒋梦麟先生说过:“一个小孩子,本来是活泼泼的,他会笑,会跳,会玩耍,近山就会上山去采花捕蝶,近水就会去捞水草、拾蚌壳、捕小鱼,近田就会去捕蝗虫、青蛙,他对于环境有很多的兴会。他的手耐不住地要扑这个,玩那个;脚耐不住地要跑到这里,奔到那里;眼耐不住地瞧这个,那个;口关不住地要说这个,那个。你看如何活泼?我们办学校的,偏要把他关在无山无水、无虫无花、无鸟的学校里,把他的手脚绑起来,使他坐在椅子上不能动;把他的眼遮起来,使他看不着四面关住的一个课堂以外;要他的口来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人之初,性本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种种没有意思的句子。现在改了‘一只猪’‘一只猫’‘哥哥读书,妹妹写字’这些话,就算是教科书了。”中等学校里,何尝不是这样?不管学生的本能如何,经济如何,社会的需要如何,硬拿一些死文字,装入学生的脑子里,而且只以教师为本位,把自己所知道的,尽量输入,不知体会学生能不能领略。这种教法,真是误人不浅。我们要打算改革教育,第一要在教学方法上着手,一方面要在实际上求适应,打倒以前空汽的论调;一方面要在历程中求进步,推翻以前死板的方法。选教材的时候,一方须满足学生现在的需要;一方又得改变将来的需要。教法仅可帮助学生满足需要,用不着耍神圣的师尊,摆老夫子的臭架子。智识方面,应当抛弃腐朽的古渣,投向事实的海中求珠宝;文艺方面,应当抛去一切自己加在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去忠诚地描写自己对于生活的感触。处处要存着一个从已经死去了的教育当中苏醒过来,培养灌溉,使他再生的生命发展到人们的生命中间去。这就是教师唯一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