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如同原子从直线抽象出来,偏离了直线,从而使自身从自己的相对存在中27,从直线中解放出来一样,——整个伊壁鸠鲁哲学到处都脱离了具有局限性的定在,即是说,凡是在抽象的个别性的概念——即对其他东西的一切关系的独立和否定——应当在自己的存在中被表述的地方,都脱离了具有局限性的定在。

所以,活动的目的就是从痛苦和慌乱中抽象出来,脱离出来,就是泰然自若。所以善就是逃避恶,而快乐就是脱离苦痛。最后,在抽象的个体性以其最高的自由和独立,以其完整的形态而出现的地方,当然,它所脱离的定在便是总和的定在;因此诸神就避开世界,不为世界操心,居住在世界之外。

很多人都曾嘲笑伊壁鸠鲁的这些神28,说它们虽然跟人相象,却居住在现实世界以外的空间,它们没有肉体而有某种类似肉体的东西,它们没有血液而有某种类似血液的东西;它们处在怡然自得的静谧之中,不听取任何的祈求,也不为我们操心,为世界操心;它们之所以受到尊敬,是由于它们的美,它们的庄严,它们的完美无瑕的本性,而不是为了任何的私利。

可是这些神并不是伊壁鸠鲁的虚构,它们是实际存在着的。这是希腊艺术的雕塑的神。罗马人西瑟罗当然可以嘲笑它们29,但是希腊人普鲁塔克在说下面的话的时候,却完全忘掉了希腊人的世界观。他说,这种关于神的学说,虽然消除恐怖30和迷信,但却不能使人感到喜悦,也不能使人感到神的恩宠,而是使我们跟神的关系就如同我们跟希尔卡尼海31中的鱼的关系一样,我们既不期待从鱼得到损害,也不期待从鱼得到好处。理论的静谧是希腊诸神的性格的主要因素。亚里斯多德就这样说过:“最好的东西不需要什么行为,32因为它本身就是目的”。

马克思:《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著作集》,俄文版,第43—44页。

曹葆华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