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谈到301,由于废除农奴制,俄国自由派和革命派之间的斗争加剧了。在革命派的领袖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周围,团结了一个政论家的队伍、人数众多的一批军官和青年学生。自由派的代表是赫尔岑302、几个泛斯拉夫主义者以及相当数量的和平改革派分子和亚历山大二世的崇拜者。政府支持了自由派。1861年3月,俄国的青年大学生们表示坚决拥护解放波兰;1861年秋天,他们曾试图反对“国家改革”,结果当局采取了惩戒措施和经济措施,剥夺了贫苦的大学生(他们占大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政府宣布他们的抗议是暴乱;在彼得堡、莫斯科和喀山,有数百名青年被关进监狱,经过三个月的监禁以后便从大学里被驱逐或开除。由于担心这批青年会加剧农民的不满,国家参议院特别决定禁止原来的大学生在农村中担任任何社会职务。但是,迫害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们把教授们例如巴甫洛夫驱逐出校;由被开除的大学生组织的公共补习班被封闭了;利用毫无根据的借口来采取新的迫害措施;刚刚被批准成立的“青年学生互助储金会”突然被查封;停止出版各种报纸。这一切激起了激进派的极大愤怒和忿恨,使他们不得不出版地下刊物。于是出现了这一派的宣言,题目是《年轻的俄罗斯》303,还加上了引自“罗伯特·欧文”的题辞。这个宣言对本国国内状况、各个党派的情况和出版界的处境作了清楚而明确的说明,它宣传共产主义,做出了必须进行社会革命的结论。宣言号召一切郑重的人在激进的旗帜周围团结起来。

这个地下印刷的宣言刚一出现,由于命定的巧合(如果警察当局没有插手其中的话)在彼得堡便发生了许多起火灾。政府和反动报刊幸灾乐祸地利用这个口实指控青年和一切激进派在纵火。各个监狱又有了人满之患,在通往流放地的各条道路上又一次出现了成群结队的受难者。车尔尼雪夫斯基遭到逮捕并被关进了圣彼得堡要塞,在那里经受了漫长的两年折磨以后,他又被押到西伯利亚去服苦役。

马克思和恩格斯:《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和国际工人协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492—4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