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2025年09月26日
二
贝克尔328是一个少有的人。完全可以用强健这样一个词来形容他。直到他生命结束前他的身心还是很健全的。他象个巨人,很有力气,而且仪表堂堂,由于难能可贵的禀赋和健康有益的活动,他象他的身体那样和谐地发挥了他那虽没有上过学但决不是没有受过教育的才智。他是少数全凭天性来选择正确道路的人中的一个。因此他才这样容易同革命运动的发展步调一致,在第七十八年的时候也象在十八岁那样精神抖擞地站在最前列。1814年他还是一个同过往的哥萨克玩耍的小孩子,1820年看到了刺杀科采布的桑得被处死,二十年代时还是一个不明确的反对派,但一直在不断发展,到1886年就完全达到运动的高水平。同时他并不象1848年大多数“严肃的”共和派那样,是一个抑郁寡欢而不明事理的人,——他是欢乐的普法尔茨的真正乐观的儿子,对酒、女人和歌曲的喜爱并不亚于其他任何人。他生长在《尼贝龙根之歌》的故乡,伏尔姆斯附近,甚至在晚年也还象我国古代英雄史诗中的人物那样,在击剑的间隙快活而诙谐地向敌人呼喊,在没有人可砍杀的时候就编写民歌:提琴手福耳克尔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而且只能是这个样子。
恩格斯:《约翰·菲力浦·贝克尔》。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