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世纪的法国文学

十二世纪的法国文学

拉丁文学和罗曼文学66,它们的同时发展。

(一) 拉丁文学。希腊语已无人知道,在查理大帝时代还为人知道的许多古代作品,已被丢掉和忘记了。拉丁语的情形还比较好些。在斯考特·叶里吉纳之后是哲学的衰落。——1060年的新高涨。——在1100年布勒塔尼人,唯名论学派的创始人罗色林,不得不在康边背弃{自己的思想}。在1110年,南特附近出身的一个二十岁的青年阿伯拉,创立了中间学派(概念论),用不纯正的语言(barbarice)写了献给爱罗绮萨的法兰西的爱情诗,但是这些诗都没有保存下来(可是这恐怕是我们所知道的这一类作品中最古的作品)(第316页)。阿伯拉的主要东西——不是理论本身,而是对教会权威的抵抗。不是象坎特伯利的安塞里姆那样“信仰而后理解”,而是“理解而后信仰”;对盲目的信仰进行永不松懈的斗争。——布里希亚的阿尔诺尔德、他的学生(“阿伯拉的侍从,他不愁吃喝”——圣伯纳尔说),在意大利赋与了这种解放的神学学说以政治性质,他的共和国的说教{旨在于}:既反对教皇,也反对皇帝。——阿伯拉在十二世纪三十年代所写的“Scito te ipsum”〔《要知道你自己》〕中攻击了免罪符的买卖。于是招来圣伯纳尔对他的攻击。——1139年,布里希亚的阿尔诺尔德被拉格朗会议判罪,但是他逃跑了。1140年,阿伯拉被桑斯会议(在普罗温斯)判罪,判决并由教皇批准;他被流放到克柳尼的一个修道院,1142年死在那里。北法兰西到这时至少是哲学运动和神学运动的中心。从阿伯拉时代起烦琐哲学正式被教会消灭了,但是还有三个学派67非正式地继续存在着。

(二) 罗曼文学。——法兰西同时又是骑士制度发展的中心,十一世纪末骑士制度在这里第一次形成起来。若夫鲁亚·德·普勒尼(生于图勒尼)在十一世纪中叶编了图勒尼人的第一部法典。在六世纪,农民讲的还是稍稍改变了一些的克勒特方言。在七、八世纪,很大程度上由于僧侣们的影响,罗曼语为自己开辟了道路(佛里叶尔?[25])。西德尼·阿波里纳里还因为squama celtici ser monis(粗糙的克勒特语)而感到愤慨。

流传到现在的最古的普罗温斯的诗作,是在1100年写成的,但是写诗的试图无疑是更早的。——和佛里叶尔相反,波连·巴里根据许多文献证明,叙事诗第一次产生于北法兰西,从这里流传到南法兰西(第342页)。叙事诗出现的日期是大家知道的,因为塔里叶菲尔在哈斯丁斯战役以前曾经唱过罗兰歌,罗兰歌的大概以比较流行的形式传到现在的本文,无论如何在第一次十字军远征以前就已存在了。(法兰西斯克·米谢尔版,巴黎,1837年;弗·日宁版,巴黎,1850年)。作者是托鲁尔德(Turoldus)。这个歌里歌唱了查理个人身上所体现的法兰西的统一——一个还不存在的、理想的封建王国;其实卡罗林王朝许多传说的最后一批作者,在王国真正繁荣的时期都歌颂过——特别在《叶蒙的儿子们》中——地方英雄以及他们对中央政权的抵抗,即{真正的}封建王国(第345—346页)。——顺便说一下,假吐尔宾(1092年)已经引用过“Garin le Loherenc”[《洛兰的加伦》]和“Oger de Danemark”[《丹麦的奥日》],一些保存下来的小说的散佚了的原本。日宁在自己给《罗兰之歌》写的序文中所谈到的假吐尔宾——“Chronica Turpini”[《吐尔宾的编年史》],是1092年在维尼编的。这部《编年史》的作者多半是维尼大主教吉·德·布尔冈、后来的教皇卡里克司特二世。他利用自己的权力把《编年史》加在法典书目中,并开除“杂技演员”[26]的教籍,因为他们反驳它的可靠性和提倡另一种讲法!——除了卡罗林王朝的这些传说之外,其他的历史事件也编成了神话。例如,威都金德作为撒克逊族的统帅(“Chansons de Saisnes”[27])崇拜穆罕默德和阿波罗。在“Guillaume au court nez”(《翘鼻子威廉》)中歌颂了南部法兰西人对西班牙摩尔人的远征。在某些传说中,我们可以找到墨洛温王朝时代的反响;在另一些传说(“Hues Capet”[《休·卡佩》]、“Chevalier au Cygne”[《白马骑士》])中,我们可以找到卡佩王朝时代的反响(第346—347页)。除了这些题材之外,特洛亚、亚历山大大帝、凯撒都{登场}了。所有这些小说都在十二世纪就已经出现,并且都是用十音节的韵律相同的诗句写的。托鲁尔德的作品只押母音的韵(第348页)。

其次是编年史。首先是大概以苏盖里开始的《圣·德尼{修道院}的编年史》,苏盖里作为修道院长命令重新整理以前的著作,同时自己编了路德维克·托尔斯太言行录;从那时起,这部《圣·德尼{修道院}编年史》就是当代人所编的连续的年代记。这里已经带有荒诞无稽的说法,——例如,所谓法兰克起源于特洛亚等等。

恩格斯:《法德历史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文献资料》,俄文版,第10卷,第300—302页。

曹葆华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