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爆破与舌侧爆破的基本原理
其一,何为“鼻腔爆破”?
鼻腔爆破与舌侧爆破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发音现象,但是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用后一个音的舌头位去发前一个音。
我们在讲上面一个发音要领“失去爆破”时说到,在发音的国度里,最小的单元应该是意群。也就是说,我们只要说话时没有自然停顿,每两个音之间都应该“连”起来发。像“written”“pardon”“mutton”这类单词,结尾是“/tn/”或者“/dn/”,就会产生鼻腔爆破音的现象。原因是“/t/”和“/d/”的发音能量比较小,发这两个音时本来就有种“点”到即止的感觉(这两个音是用舌尖轻弹上腭产生的,舌头和上腭不能过多接触)。而“/n/”是个鼻音,发音时间较长,能量较足。设想一下,前面发的“/t/”或者“/d/”刚出一点点音,立马就跟上后面的“/n/”,孰轻孰重,立见分晓。所以,发这个音的要领就是舌头不可以离开上腭太多。略微极端一点,我们就干脆让舌头放在发“/t/”的那个位置,抵住上腭,来发鼻音“/n/”。那么鼻腔爆破音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要点:但凡是没有找到感觉发出正确的鼻腔爆破音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因为在发“/n/”时,舌头离开上腭所致。所以,在发这样的音时,一定要牢牢控制住舌头,放松整个口腔后部。
知识点梳理:所谓的“鼻腔爆破”,指的是爆破音“/t/”或“/d/”后紧跟着成音节的鼻辅音“/n/”或“/m/”。例如“button”(/'bʌtn/n.纽扣)、“garden”(/'ɡɑːdn/n.花园)中的“/tn/”“/dn/”,这种辅音组合在语音学里叫“鼻腔爆破”。
理论上说,“/t/”或“/d/”在上述组合中发音时,爆破声因受鼻辅音的影响,必须改道从鼻子里带出来,发“/tn/”“/dn/”。读这样的组合,鼻子里会有一种冲气和痒痒的感觉。
同理,发“/tn/”的鼻腔爆破音时,需要先摆好发“/n/”的嘴形和舌头位置。由于嘴形是一个自然状态,所以在此只需要考虑舌位。舌头位置应该是舌尖轻触上硬腭或者是上牙龈部分,保持这个状态不变,接着发“/t/”这个音时用力,嘴形和舌头位置不动,即舌头始终不能离开上牙龈。只有在上述这种情况下,鼻腔爆破才能顺利产生。不少人在这样发音时舌头不受控制,本来发“/n/”的音时都很标准,但是一发“/t/”的音时,舌头就离开了牙龈,这样是绝对发不出鼻腔爆破音的。发音时,气体本来应该从口腔出来,但由于舌头一直抵在齿龈处,挡住了气流;又因为“/t/”本来就是个爆破音,发音效果上就是短暂、强劲的,那么,一股短暂且强劲的气流在设法从口腔出来时碰到了拦路的舌头,会产生一个气流反弹的现象,遂往嗓子眼撞过去。因此,在发鼻腔爆破音时,还有一个细节,就是软腭会微微短暂地下降,随着鼻腔爆破音全过程结束而还原。同理,发“/dn/”也是一样的,毕竟“/d/”和“/t/”的发音位置是一模一样的。
在发鼻腔爆破音时在两个辅音之间加入一个元音“/ə/”,念成“/tən/”和“/dən/”。这就杜绝了添加任何元音的可能。我们不妨用上述方法朗读下列各词(见表1-3)。
表1-3 “/tn/”“/dn/”的拼读

另外,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brightness”(/'bra
tnəs/n.光亮)、“goodness”(/'ɡʊdnəs/n.善良)中“/t/”“/d/”的发音方式也按照鼻腔爆破来处理。
鼻腔爆破还出现在两个词的交界处,例如“late night”(/,le
t'na
t/深夜)、“bad news”(/bæd njuːz/坏消息)等,这些藏得比较深的鼻腔爆破,也不需要死记硬背,如果48个音标中的每个单音能标准,英语发音节奏也是正确的,鼻腔爆破会自然而然出现。如果朗读英语的习惯从根上就是错的,比如,一个单词一个单词蹦,单独学这样的发音技巧,会显得弄巧成拙,听起来不太悦耳。
鼻腔爆破还出现在“/t/”或“/d/”+“/m/”这一组合中,例如,“utmost”(/'ʌtməʊst/n.最大努力)中的“/tm/”、“admire”[/əd'ma
ə(r)/v.钦佩]中的“/dm/”。发音时要求舌尖紧贴上齿龈,一定要等“/t/”“/d/”在鼻腔爆破后才能把舌尖放下来,否则就可能有添加元音“/ə/”的危险,而这样的发音效果就不能叫“鼻腔爆破”了。
其二,何为“舌侧爆破”?
通俗来讲,舌侧爆破音就是字母组合“tle”或者“dle”的发音,音标写作“/tl/”或者“/dl/”,不少人会把这两个音发成“头”和“斗”,这大错特错。爆破音“/t/”“/d/”和舌侧音/l/的发音部位大致相同,都在上齿龈这一部位,唯一的区别是发爆破音“/t/”“/d/”时除舌尖贴住齿龈外,舌的两侧也要贴住上腭的两侧,为发后面的“/l/”音做好准备。在爆破音“/t/”“/d/”(尤其是“/t/”音)的强烈气流冲击下声音就会从舌的一侧或两侧泄出。这种发音方法在语音学中就叫“舌侧爆破”。当爆破音“/t/”“/d/”从舌侧泄出时,可以感到腮部两边因强烈的送气而鼓起。如果对着镜子观察,发“/tl/”时此现象更为明显。因为“/t/”俗称“口水音”。单独发这个音时就很像要往外喷口水。加上本身是清辅音的缘故,所有的能量都转换成气流从口腔出来。不像“/d/”,一部分能量会转换成声音发出来,那么,气流的能量就有所削弱,所以腮部并没有感觉到像发“/tl/”时那么强烈的气流冲击。
我们试着一起按照前面铺垫过的理论去理解,或许更简单。先发“/l/”,即把舌头放在上齿龈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动,舌头千万不能离开齿龈。接着,发“/t/”或者“/d/”,并且发的过程中舌头仍然要贴住齿龈。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上一段中所说的现象:腮部能感觉到气流的冲击。此时,要注意舌头保持放松状态,仅需要保证舌尖接触上齿龈不动,但不代表整个舌头都是僵硬的。舌侧应该是松软的,这样气流才能在回弹后冲向两侧,腮部才能感受到气流冲击。
试着用上述方法,朗读下列单词:
/tl/:little、battle、settle、cattle、bottle;
/dl/:middle、muddle、model、ladle、needle。
其三,英语连读——道破整个英语发音的秘密。
所谓连读,无非是单词与单词连起来读。但是,不少人并没有很好地理解何为“连读”,在这节内容中,我会用连读的方法来贯穿式地讲透英文的发音秘诀。
连读,简单来讲就是前一个单词的结尾是辅音发音(音标),后一个单词的开头是元音(音标),如果是在同一个意群里出现,就会产生连读现象。比如,在“School is over,not at all.”这样的一个小短句之中,都会出现连读。但是,连读并不是只在需要连读时才出现,只是最容易被我们的耳朵察觉到的发音现象。如果为了发音连读而连读,听起来反而会不伦不类。那么,为何英语会出现连读呢?如何真正搞懂英文的发音习惯呢?
我们需要看一下双元音的发音实质。双元音包括“/e
/”“/a
/”“/aʊ/”,就这三个音而言,都能在汉语拼音中找到类似的发音。所以,我们发这三个音时,即使会被发成类似汉语拼音的中文口音,但是不至于会发成“/e/”“/
/”这样完全脱节的音。其实,双元音就是最简单的连读现象。
每次给学生讲音标拼读相关内容时,我都会问大家,汉语拼音当中,为什么“zh”和“ang”在一起会拼出“zhang”而不是“liang”或者“zheng”这些听起来并不太可能的结果。学生一般会回答:“老师教的。”我继续问:“你们的意思是,这是老师规定的吗?”
其实,大家明白这并不是老师规定的,但是又解释不出个所以然。为了搞清楚“zh”和“ang”为什么能产生“zhang”这样的发音结果,我们不妨做一个这样的假设:
设想这两个音分别是你的左手和右手。左手是“zh”,右手是“ang”。现在,这两只手隔半米远,而中间有一只小蚂蚁始终匀速从你的左手爬向右手。从左手开始,先发“zh”,爬到右手时,再发“ang”。如果两手的距离变近了,那么所需要的爬行时间自然会缩短,读“zh”和“ang”的间隔也会缩短。渐渐地,左右手从相隔半米,再到相隔40厘米、30厘米,最后缩短为1厘米甚至是0.01厘米(假设可以用电脑模拟来操控),那么这两个声音听起来就越来越近,最后合而为一,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发音效果,那就是“zhang”。因此,我们可以说双元音的发音效果,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实则都是因为两个音离得太近而导致的人耳的听觉现象罢了。
那我们如何人为模拟这种发音效果呢?这就需要使用“一口气”原则了。比如,如果发双元音“/aʊ/”是一拍,那么我先用同样长度的一拍去发“/a/”,持续1秒左右。接着,把第二个元音“/ʊ/”叠加在这一拍的最末尾,相当于“/aʊ/”,以保证整个双元音的发音是一口气,是连贯的,没有一丝丝停顿。这就是连读的原型。
像“Not at all.”这样的小短句,如果我们能把这整句话当成一整个单词,而非三个单词,连读就自然产生了。这就相当于“notatall”是一个单词。如果还看不懂,就设想“not”的“t”音未落,就跟上了“a”,使“t”和“a”听起来似乎连在了一起形成一个全新的音节一样;同理,“at”的“t”音未落,就跟上了“all”的“a”,使得“t”与“a”的听觉效果又像是一个整体。这种发音的理解方式就又和最开头讲解“鼻腔爆破”的理论合为一体了。其实,发音的本质就是连读,是同一个意思群体的连读。一旦考虑成音节之间的连读,我们就会把以上所有发音原理分门别类成很多细碎的小点,不易“一举拿下”。学会连读才是英语发音的终极武器。
连读是贯穿英语发音始终的技能,无论是关系连读,还是失去爆破,乃至于舌侧爆破和鼻腔爆破等,均是一种发音习惯下的粘连效果。如果只在需要连读时刻意连读,有时候会弄巧成拙,会把本来就发得不够清楚的音彻底读错。因此,我仍然建议大家在学习发音技巧的同时,要多听、多模仿小短文。理论和实操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只单纯听而不懂理论,或者只顾着自己拼命地读,地道的发音听得少,都难以让你的发音“修得正果”。
明白以上道理后,我们再一起来看学术派的分类方式,你就会理解得更充分。
(1)同一个意群中的两个词,前者以辅音结尾,后者以元音开头,这两个音就可以连起来读(书写时可用弧线表示)。
例如:
①An American writer.一位美国作家。
②School is over.放学了。
③China is in Asia.中国在亚洲。
④What i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
(2)相邻的两个词,前一个词以字母“r”结尾,后一个词以元音开头时,字母“r”要读出来并与后面的元音连读,这种连读叫“r连读”。
例如:
①far away遥远
②for example例如
③There is a pair of glasses on the desk.桌子上有一副眼镜。
④There are about eight American novels.大约有8本美国小说。
(3)相邻连接的两个词,有一个词的词尾和后一个词的词首都是元音时,也可以连读,中间不必停顿。
①my only son独子
②the early bird早起的鸟
像音乐中的滑音一样,英语里的连读也是一种由一个音向另一个音自然滑动的过程,中间不能有停顿,前后两音必须一气呵成。
(4)连读时必须在同一个意群之内进行,注意下面两种情况:
①Yesterday when he was there,I forgot to speak to him.
昨天他在那儿时我忘了和他说话了。
此处,“,”已把前后两个分句隔开,“there”和“I”属于两个意群,不能连读。
②Shall wemeet at the gate if it is OK?
如果你没有意见我们在门口见面,好吗?
在这句话中“gate”和“if”之间虽无逗号隔开,但这两个词不属于同一意群,因此也不应连读。
不得不说,连读对整个英语发音和听力来说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技能。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无论是五六岁启蒙,还是四五十岁回炉重造,都应该从本质上努力掌握这一技能,以养成良好、自然的语言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