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文本

3.《经济学人》文本

《经济学人》是英国经济学人集团发行的一本政经老牌杂志,其文章用词风格和难度可以作为外刊的典型代表。这次统计我随机选取了2016年的4期杂志,总词数为367992,为了保证分析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对其中不影响阅读的1327个专有名词以及简写进行了删除,因此总词数为366665。

本次统计我从BNC词表中按照词频分别选取了前6000、前8000、前10000、前12000以及前15000个单词,利用AntConc软件的词表筛选功能,统计出366665个词的《经济学人》文本中,有多少词落在各个词表的范围内。得到的统计结果如下: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经济学人》的36万多个词中,只有92.57%的单词落在BNC词表中前8000词区间。也就是说,假如你的词汇量是8000,那么你只能读懂《经济学人》文本的92.57%,按照上面的词汇覆盖率标准,这样的覆盖率并不能保证你顺利理解文本。如果你的词汇量达到了10000,那么你大概可以读懂95.05%的《经济学人》,基本可以理解文本内容。如果词汇量达到了15000,你的词汇覆盖率会上升到97.92%,基本达到了充分理解的程度。

由此看来,“掌握几千个单词就够用”这种说法在阅读中并不靠谱。即使你词汇量达到8000,读起野生外刊仍然会捉襟见肘。如果想要比较舒服地读懂外刊,那么你的词汇量最好不要低于12000。

那么,熟练掌握几千个单词对听力够用吗?答案也是否定的。认真听过BBC以及VOA的同学应该会留意到,这些听力材料的难度并不比原版外刊低多少,要听懂它们仍然需要10000以上的词汇量。

关于词汇量与听力的关系,这里还有一个例子可以佐证。

下面是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Ihave a dream”演讲稿片段,由于当时面对的听众是广大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黑人底层民众,演讲稿会相对“平易近人”,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听懂,但这样的演讲稿仍然出现了不少“超纲词”。

Five score years ago,a great American,in whose symbolic shadow we stand today,signed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This momentous decree came as a great beacon light of hope to millions of Negro slaves who had been seared in the flames of withering injustice.It came as a joyous daybreak to end the long night of their captivity.

But one hundred years later,the Negro still is not free.One hundred years later,the life of the Negro is still sadly crippled by the manacles of segregation and the chains of discrimination.One hundred years later,the Negro lives on a lonely island of poverty in the midst of a vast ocean of material prosperity.One hundred years later,the Negro is still languished in the corners of American society and finds himself an exile in his own land.And so we've come here today to dramatize a shameful condition.

上面加粗的大部分单词词频都落在前10000词以外,换句话说,如果你的词汇量不过万,那么你会有很大概率听不懂马丁·路德·金的这段演讲。

因此,仅仅掌握几千个单词并不足够,我们需要的是更大的词汇量。那么,多大的词汇量才算“够用”呢?

下面是词汇量测试网站http://www.testyourvocab.com统计出的英语母语人士词汇量分布图(见图3-2)。

图3-2 英语母语人士词汇量分布

翻译如下:

下面的词汇量依据,仅来自自愿参加词汇量测试的人群,并非所有人。

大多数成年被测者词汇量在20000—35000个;

8岁的被测试者的平均词汇量在10000个;

4岁的被测试者的平均词汇量在5000个;

成年的以英语为母语的被测试者在中年以前平均每天学习1个生单词;

成年的英语母语人士的词汇量增长在中年时期基本停止。

非英语母语的被测者的英语词汇量普遍在4500个左右;

出国后的非英语母语的被测者的英语词汇量可以超过10000个;

居住在国外的英语学习者平均每天学习2.5个单词;

英语母语人士的词汇量基本上由4—15岁之间的阅读习惯决定;

对于英语本土人士的词汇量提升而言,阅读小说与通识阅读同样重要;

阅读量大的英语母语儿童被测者一天学习4个单词;

阅读量一般的英语母语儿童被测者一天学习2.5个单词;

阅读量不大的英语母语儿童被测者一天学习1.5个单词。

与之相比,我们国内考试对英语词汇量的需求,真的是少得可怜。

以深圳为例,小学毕业1500个词汇量已经算可观了;初中词汇量2500个达标;高中3500个达标。而学霸们的词汇量,小学六年级可以达到2500个;初中词汇量可以达到3500个;高中词汇量可以达到5000个。即便后者是我们眼中的“牛娃”,但是与听说读自由的英语母语人士比,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这甚至会造成一种无法治愈的失落,我们好像终其一生在背单词,但是到头来居然连人家4岁的小孩都比不过。所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认为出在词汇之于英语其他技能的关联、记忆方法的缺失,以及机械性的重复手段上。

还有一点非常关键的是,表中英语母语人士的词汇增长效率,我们只能做了解,不能做“榜样”。因为我们的语言环境和语言目的完全不同,自然方式也就不同了。所以,动不动就说“我们要像英语母语人士一样学英语”是欠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