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语法好?
在学习听力和阅读时,如果能听得懂、看得懂,那么就不需要语法介入来帮忙,遇到长难句了才可能需要分析句法来理解。如果学习者已经明确了阅读目的,为了巩固和学习语法。那么就应该尽可能多地分析句子语法结构。
语法学习的逻辑性和感觉,二者兼备,才能在英语学习里游刃有余。过于强调分析和推理或者过于相信直觉,都会让英语学习受阻。前者阅读量难以提高,语法成了绊脚石;后者语法分析太少,阅读容易因长难句而遇到瓶颈,难以进步。所以,学习者首先应该确定自己是哪一种情况,再从语法学习之路中不断反思与调整。
学习语法的最终目的是在交际中使用。在日常交际中,有时为了尽量快速准确地达到交际效果,而放松对语法规则的要求。比如:
A:Would you mind if Iopened the window?B:Sure!
这里A问B是否介意打开窗户。
根据语法规则,对Would you mind的回答是:No,not at all(不,不介意);Yes,I(do)mind(是的,我介意)。
而“Sure”应该等于“Yes”。那么这里B到底介意还是不介意呢?很显然B的意思是“不介意”。
请再看一个例子:
电视英语教学片《走遍美国》中有这么一个场景:祖父Maclom Stewart收到老朋友的一封信,邀请他参加一个聚会。祖父一边看信一边把信的内容念给孙子Robert听。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He'swriting to inviteme to spend a weekend with him at his farm.
很多学生对这句话不理解。信都写完了而且已经寄给收信人了,怎么还说“He'swriting to inviteme...”
其实这是口头转述的一种特殊方式,很多信件都是这样开头的。相反,如果写信人写“I invite you to spend a weekend...”或者“I have written to invite you to...”,虽然语法上没多大问题,但是并不符合这种情况的实际需要。
简单来讲,符合语法规律的句子不一定是“适宜”的,因为语法只是语用的解释说明,先有语用才有语法诠释,反之就会错误百出。语法正确,不一定可行。在此,推荐大家读一本书——《中式英语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