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高效精读?

四、如何做好高效精读?

不少人在阅读原著时,首先关心的问题就是读哪一本。其实,只要是英美著名作家所著的现代英语,哪一本都可以。自学注意两个问题就好:①难度以及生词量是否能接受?句子难度和单词量超负荷均不利于坚持。②是否有原声音频?阅读和听力均属于输入,阅读不太理解的东西,有时候能通过听获取灵感。听和看是两种不同感官的输入方式,能够相互促进。再者,先听后读或先读后听,都能够在训练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训练到听力和单词记忆。

或许你会问,那听力和阅读的比例到底应该如何协调?由于重点是训练阅读,因此听不需要占太大比例,有时间把读过的听几遍就好,不需要有太大心理负担,毕竟训练听力是全方位的工程。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从泛听和泛读中得到最大化提高。一来取决于年龄,二来取决于天生对语言理解的敏感度,三来取决于学习需求。但无论是否敏感,是否足够有天赋,到了三四年级都应该注重中英双语阅读思维的培养。泛泛而读也就体会不出为什么作者要用“have done”而不直接用“did”,为什么要用“we did like it”而不是“we like it”,说明拥有一定的语法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章。这样的语法我们可以称之为阅读语法(也就是句法),句法的意义是让我们最快速地获得阅读能力,从而形成语感、提高词法水平。

没有经过句法训练的英语学习者,在阅读时一定是依靠猜测。这种方法类似于中文的连词成句,就是看到几个单词能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把这几个词编成一句话。这种方法偶尔可以猜对,但是错误率也非常高。要知道,英语精读的目的应该是下意识发现中英文行文构句差异,通过英文句子本身的结构层次与逻辑领略英文原汁原味的美,而不是靠自己大脑凭空拼凑出来的某种景象。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As Ass,having heard some Grasshoppers chirping,was highly enchanted.

上面这句话中,大家查到的核心词语有:

ass:驴

grasshopper:蚱蜢

enchant:用魔法迷惑

于是,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开始“编”大意:一头驴听到蚂蚱的歌声,于是用魔法迷惑它。

而正确的意思是:“一头驴听到蚂蚱的歌声很是欣羡,渴望拥有同样美妙的声音。”理解偏差之大,恐怕自学时看到这样的译文也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首先,我们看到“was enchanted”是个被动语态,是谁“被动”了呢?主语为“Ass”,能想到的是“驴被迷惑”,中间的“having heard some Grasshoppers chirping”的意思即“听到一些蚱蜢(叫声)”,简单地将这两部分组合在一起就成了“驴听到蚱蜢的叫声被魔法迷惑”。这句中文逻辑并不正确,正常来讲应该是听到蚱蜢的叫声后被这样的叫声迷惑。

其次,根据后文“驴问蚱蜢吃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声音”相关内容,又可以知道,前面翻译的“迷惑”不太准确,换成“吸引”或许会更恰当。因此有了更恰当的翻译“一头驴听到蚱蜢的叫声后被吸引”。

最后,还有“highly”一词没有翻译,“high”本身的意思是“高”,加上后缀“ly”成为副词。副词的作用是修饰动词或者形容词,跟“enchanted”连在一起,就相当于程度副词——怎么样被吸引。我们第一反应能想到“high”的程度副词大概就是“very”了。这样的一个猜词过程是百分之百正确的。“highly enchanted”的意思就是“非常吸引”,翻译得“信达雅”一点就是“深深吸引”。

这就是一对一精读的理解过程,我们不仅要知道一个词的核心意思是什么,还要知道它能在这句话当中做何种引申和迁移。这样的词汇解码是对“英文是3D立体思维”最好的诠释和应用,没有立体思维的阅读者难以深度理解并记忆所读内容。读不懂,自然记不住,很多孩子表示对此深有体会。